()此言一出,四下哗然。
正如刘辰星所判断,来住此间旅店的举子,多是消息灵通之辈。
何况女举子到哪里都是稀奇,自不要说有十三岁稚龄和榜首两项加持,刘辰星之名早已在应试举子中传开了。
青阳县又毗邻州城,受清河文风之昌盛影响,在贝州辖下八县中,堪为实力最强,仅次于清河县本地的举子。
当然这个仅次于就距离略远了一些,毕竟清河自前朝始设科举以来,清河举子在科举上就屡有建树,享有“状元之乡”的美誉,当朝崔公崔宰相正是清河本地考出去的头名状元。
要历数清河科举上的名人,可谓不胜枚举,当下还是言归正题。
厅中众人虽随世俗观念,下意识认为女举子不过滥竽充数之辈,每年有一两个女举子吊车尾上榜,都是主司看在女皇份上,但鉴于榜首这个位置非同小可,岂会酌情给一个女子?
而且青阳县举子本来整体素质就上佳,刘辰星还能以十三岁稚龄高中榜首,便是名过其实,也当有一些真材实学在,故对刘辰星这位史无前例的县试女榜首自然充满好奇。
此时一听有人话起了个头,立马就引起了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
“仁兄所言有理,在下观这位灰衣小娘子,心算能力不俗,非一般小娘子可比,不定就是刘娘子。”
薛圆耳尖,从嘈杂的大厅听得这句,一时哪还记得佩服刘辰星心算能力,赶紧向刘辰星挤眉弄眼。
自被薛氏兄妹一早看出来,她早有被认出来的心理准备,只是未料这么快,刘辰星心下有一分讶然,却不及多想,众人的口风就是一变。
有人附和,自有人反驳。
就有一人见刘辰星实在年幼,比家中孩子大不了一两岁,如果真是青阳县刘榜首,这太让人眼红了,就嗤笑道:“心算能力好的,也可能是商人之女,哪可能就是青阳刘娘子了。”
这人见不得刘辰星是今年科举讨论度极高的“刘娘子”,就更有人对真正的刘娘子不喜了。
当下又一人冷笑道:“尔等也太将这刘娘子当回事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娘子,父祖辈世代务农,她能认几个字都不错了,尔等真相信她乃少年奇才?”
此人应该对刘辰星狠下了几分心思研究过,说起驳论来头头是道,“还有她即使死记硬背,又有作诗之才,得过了帖经和杂文两场,最后一场确要有一定见识才能通过。在下看这刘娘子不过是侥幸之辈,听闻她有一兄长在远近闻名的青阳学馆就读,不定是考前押题拿回来让她有个准备,结果正好就给她答上了。”
不愿意承认一个乡下小娘子高中榜首者显然不在少数,立时就有人接话道:“听闻刘娘子在其就读的村学开讲过”
此言方起,便引起不少人摇头失笑,更甚者仰天大笑地抢话道:“哈哈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才十三岁罢了,竟坐堂讲学!”
“仁兄也勿这般说,小女子罢了,一朝得志,难免得意忘形,竟效仿当世大儒讲学。”有人看似为刘辰星说话,实则却是暗中贬低。
大笑嘲讽之人自然听出了,面上却摆出被劝住的模样,摇头道:“在下只是太过感慨,一个过县试的小儿,竟然坐堂讲学?至少也等有本事中了状元再说。可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如此奚落了刘辰星几句,方才停了话。
见状,一开始被打断话之人,赶紧继续道:“刘娘子虽有些得意忘形,但她倒是慷慨,在讲学中公布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据闻每日至少练字一个时辰,且寒暑不缀,因此一手小楷写得十分不错。故在下认为,为何刘氏兄妹都能甲等过县试,而刘娘子还能高中榜首,当属其字迹不俗。”
说着,就是一叹,好生感慨道:“她真是好运呀!诸位也知历来各县试榜首,几乎稳过州试,所争也不过彼此名次。不像我等,此次是否能解试,还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