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慈烺显然有自己的考量,他考虑更多的是怎么平衡后宫势力,不让后宅起火。
不过不管他怎么想,左弗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听闻天子愿意执行放宫女出宫的消息后,左弗还是十分高兴的。
而她高兴,皇后则是气得心肝脾肺肾都疼了。
要么不选,一选就选这多,以后她在这后宫岂不是得活活憋屈死?尤其是这些女子个个容貌上乘,如御花园的百花般,艳丽秀雅皆有之,便是一个才人,也有着不下她姿色的容貌,有了这样一群劲敌入宫,岂能不气?岂能安心?
不过她气不气也不打紧了,反正众人乐见这一幕。
毕竟,就算是一些大臣别有用心,但也不希望后族一家独大,霸占后宫。
对于他们这些投机分子来说,鸡蛋可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篮子越多,他们能博弈的东西就越多。若皇后一家独大了,他们还怎么捞好处?
对于这些人的小心思左弗也懒得管。在处理一堆杂七杂八的烂事后,恩科也要开始了。
左弗第一次当考官,出考卷,难免也有点紧张。
毕竟,这关系着她科学派在朝堂的话语权,所以还是要用心点的。这几日,她吃喝都在衙门,将宋应星也接了过来,两人日夜参详,终是将所有考卷都制定好,交给朱慈烺与内阁过目后,待天子拍板,这事就算这么定下了。
科学,就这么走入了世人的眼里。
悄无声息似又声势浩荡,全天下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这一场科举上。
对于儒生们来说,自汉武帝独尊儒的上千年来,这是第一次,有另一个学派挑战儒学。
他们都在静静观察,目睹着这场科举。
之所以没有闹,概因没脸皮闹。
原因无它,概因常州与琼州实在太好了,而且左弗并不排斥儒学,甚至还说过两学并用,相辅相成的话过。
人家态度如此友好,科学应用带来的效果又如此明显,反对的话怎么说得出口吗?
估计一说出口,就被全天下人喷死了。
泥腿子们虽然目不识丁,可谁能带他们过好日子却是清楚的。所以,为了保护儒学,他们只能闭上嘴,默默观察。
这一场科举的流程跟往界并没有什么不同,来参考的学子依然要“受辱”,浑身上下被搜一遍还不够,还得去裤,撅屁股,被掰开谷道查看。
不要怪大明这些考官重口味,几百年来,这些作弊手段防不胜防,你都想象不出来,居然有人将东西塞那里面去,这都能想出来,只能说也是绝了!
而科举一旦出现舞弊之事,大家都得倒霉,所以,对不起了,虽然有辱斯文,但你只要想进这考场,那你也只能学学韩信,受一下这“羞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