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大赛场合,杜锦华介绍的更多也是深蓝自己的军校生,因为她虽然是深蓝的解说,比赛却常常在人家的地盘上比,人家的军校生也比自己要知名很多。
但是今天不用。因为盛伊横空出世,因为盛伊和盛伊培养出的军校生用绝对的实力拿下了这场考核赛决赛的话语权,所以他们把比赛场地搬过来了。
他们把比赛场地搬过来,把别的星系请过来,也是把之前受的气都还回去,把底气搬过来。
杜锦华自然不用对自己星系的观众说些什么,不用对他们介绍什么。
因为这里是深蓝。
他们每一个人,每一台机器,都对申万和浦灵很熟了,不熟的只有这些慕名而来的教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于挟其实和盛伊有点像。他在防单战术上的尝试,进步和独特是有目共睹的。
杜锦华就说得更客观一点:
“要论操作,于挟以往的表现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在防单中应该也就是和卓霏可以分庭抗礼的程度,但他的优势就在于,他是第一个在正规大型比赛上将分析运用到渗透战术中,并且发扬光大,创下了十五场连胜战绩的防守型单兵,他也是第一个,创造性地运用了这种战术,却至今为止都没有被任何对手破解的防守型单兵。”
他的操作不够,但是战术优势却是致命的,因为没有人比他更知道渗透战术怎么用,针对战术中对手应该怎么针对,对方改变节奏的时候又该如何应付。
渗透战术就是于挟的武器。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很多模仿学习卓霏祝融流派的军校生都在运用渗透战术,却都越不过于挟本人去。
甚至于卓霏自己本人,在第一次驾驶祝融登上战场的时候,到参加决赛为止,都没能从于挟手里拿下一场胜利。
这也是于挟在防单积分榜上名次稳固不动的原因:势头很猛的卓霏都没能将他从排行榜上冲下来,更别提其他人。
而且于挟一战而红的那场比赛赛制和考核赛不同,那场比赛是很消耗体力的车轮战,而于挟完全没有任何倦意和退却。
打到最后,连刻意把自己轮次押后好从于挟手里占到便宜的对手都有些忌惮于挟的招数,不敢上场。
而卓霏的“祝融”虽然和“奔月”同属于s-等级,但毕竟是新设计出来的顶级机甲,性能和参数什么的都是一片空白。
当时的于挟并没有任何途径和机会了解到对手的弱点,却还是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内,洞悉了卓霏的操作习惯,赢下了那场比赛。
不仅如此。
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