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他的话,倒是能够竞争这份奖励……”
众人议论纷纷。
倒不是觉得刘青不配获得青化奖。
说实话,刘青研究出来的合成主粮技术,虽然看起来应用前景不高,但是在技术层面上,绝对很有科技含量,再加上刘青的年纪也才21岁,绝对符合青化奖的参选条件。
只不过青化奖的评选也是有程序要求的,要有人推荐才能获得评选资格。
刘青的年纪才21岁,确实年轻有为,可坏也坏在了年轻有为上!
因为实在是太年轻,在行业里积累的人脉不够,自身的消息也很闭塞,因此在评选奖项的时候,既不知道有这些奖项,也没有长辈熟人给他做推荐……
这样的人,在科研界有很多,往往是在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以后,才会懂得这里面的道理。
没办法,这个社会就是人情社会,我的朋友本来就有参选的实力,再加上又和你不熟,凭什么不推荐我的朋友,反而要推荐伱呢?
刘青确实有实力获得青化奖,但那也应该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李主任竟然会提名刘青!
他们两应该没有交集啊!
李启明也确实和刘青不熟,但是谁让谭一伟熟呢?
而他和谭一伟,却是老朋友了,老朋友亲自上门推荐,他又岂能不帮这个忙?
至于谭一伟为何要推荐刘青……
都是化大的,再加上刘青还帮谭一伟从那位手里拿到了不少好处,谭一伟自然要投桃报李了。
“诸位,刘青取得的成就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李启明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青化奖本就有10个名额,要是这一届的没有刘青,咱们评审委员会恐怕会引来不小的非议。”
“我也不怕被人说闲话,作为评委会的负责人,我本身就有这个义务来维护咱们青化奖的权威。因此,我亲自来当这个推荐人!”
“大家投票吧!”
话都说到这里了,在场的人哪里还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几乎全都投给了刘青。
……
另一边,就在青化奖评委会将最后一个名额给刘青的时候,谭一伟终于拨通了刘青的电话。
“怎么样,刘教授,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办公室里,校长大人泡上一壶好茶,悠然自得。
化大好不容易才出现一个天才,作为校长,他谭一伟当然要呵护好了。
尤其是像刘青这样自学成才,没有多少人脉关系的科研素人,更是值得好好提携,更不用说刘青这厮还给他争取到了不少好处。
他谭校长可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其他方面的回报给不了刘青,只能在荣誉奖项上,尽可能的给刘青争取好处。
这不,青化奖要是没有他的推荐,鬼知道刘青还要走多少弯路,才能拿到这个奖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奖项的来历了。
青化奖全名华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是在1983年,由华国化学会设立的,旨在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化学科技人才、鼓励广大青年投身于华国的化学科学事业的一个奖项。
说起来一长串,听起来似乎也不怎么牛逼,但它却是国内青年化学家梦寐以求的奖项!
从这个奖项的获奖人有哪些就能看出来了。
现今的127位化学院士,至少有50位院士在年轻的时候获得过华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这其中就包括了化大校长谭一伟院士。
青化奖每年评选一次,名额不超过10个人,而且奖金也只有区区1万元的人民币,看起来简直弱爆了,不要说和诺奖相比,就是和国内随便一个地摊上的抽奖奖励比起来,恐怕都不如。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国内化学行业屈指可数的大奖项,真正有志于在化学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青化奖毫无疑问就是一个登天的台阶!
能够获得青化奖的青年科学家,以后在国内化学行业发展,绝对是一片坦途!
也就刘青从来不把这种“虚名”放在眼里(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再加上他的导师李东来甚至都不记得有他这么一号人,自然不会给他推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在谭校长慧眼识金,爱惜他这位人才,这才把他推荐给了李启明。
实验室里,听到谭校长“邀功”式的语气,刘青不觉一阵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