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军营就是一个大的市场,一万多人呢,绝对能吃得下货物。
初期要余槐的资金支持周转一下。
所以时柯对他很是客气。
三人就坐,林大厨卤好的菜上桌,这一路还用炉子煮着。
上桌时还冒热气。
边吃边说,不过很快,桌上就剩下余槐一个人说话,剩下两人忙着加馒头里用手拿着吃。
余槐吃完吸满汤汁脆生生的藕片和土豆,说了一连串的赞美之词,找人附和时,就看到对面两人盘子里空了一半!
余槐:“……!”
正好时柯连吃两个馒头,剩下吃不完了,赵毅自然而然接过他的盘子毫不介意地拿着第四个馒头蘸汤。
余槐:“……”
赵镇抚使和时侍讲两人关系真是不错。
很快这种吃法在行军中大受欢迎,简单方便还好吃。
就是火头兵发现这么吃下去,得把余大人吃破产了。
进淮南道之后,营队直奔海边而去,在驿站休整过后,所有人和马车上,全部上船。
终点在时柯赴任的县城中,中途在江南道下船补给。
码头上摆满了船只,六百条纯木船上还有水师,每个人穿得很少,上面短打下面短裤,方便入水。
这会儿的气候暖和起来,天与水在远处相接连城一条线,水中白云从线中间撕开飞往天空,一行海鸟高声掠过人们头顶,落下两根羽毛。
看着祥和安宁,如果忽略人们穿着,时柯还以为见到了蓝星。
船上的人要跟着他们一块出发前往南边。
这些人就是日后的水军教头。
一开始时柯以为他们是帮忙开船的,后来跟去看了一眼,居然是赵毅特意选出来的人。
这些人中有四百人是青壮年,还有一百人是老水军,他们或许年老,身体或大或小有些毛病,但是在水中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些人选出来的当天,当地驻扎水军就把人的编制调到赵毅的营队里,生怕他后悔。
余槐则是拨经费,每个人给够安家费,放假三天回去告别,其实就是安顿好家人。
老水军很有经验,特意提点人,这钱别在手里攥着,买地买房买铺子都行,信不信这钱留这儿两天,等人走了,转眼就没了。
想存着以后慢慢花的人倒也机灵,马上找人过户房子地契,争取在走之前落实。
定下这些人之后,赵毅去选船,考虑到时柯的身体情况,特意选了一条大船,稳当。时柯也包了几条客船放他的东西,他自己可以蹭一蹭大船,但是他带的人和东西不行啊,说出去又被人当成把柄,索性就另开几条客船放置他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