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柯不理他小人得志,冷淡地道,“还请母亲同意。今日恰逢青崖兄上门拜访,早日领了人去收拾书房。”
看到两人同款窒息的脸,时柯心下哼了一声,我治不了你们,我好友可以!
狐假虎威怎么了?
我上头有人!
略略略!
“管家去拨两人给二爷。”嫡母牙缝里一字一蹦,“再开库房给二爷走礼。”
“除了笔墨纸砚,我老婆子做主,再给二爷添三百两白银采买回礼,不能让人看轻了去。”
三百两,老夫人这是给封口费啊。
原主不善经营,庄子上不知道有什么,一个老爷子留下的茶馆收入还没支出多,他手里真的没钱。
花一个年味值都能心疼得要死,这花真金白银,他真的承受不住。
以前老爷子在时,小院一应支出都由老爷子承担,现在老爷子去了,大房决计不可能给他钱。
他身为庶子,每月有十两银子的月例,一年也就一百二十两,但是他院里仆人还要他花钱养着。
一笔一笔的,他心疼啊!
老夫人开口就是三百两,是他两年半的月例了!
这些钱还要用来回礼、买书、买笔墨纸砚。
这年头一本书多贵啊。
举个例子,《千字文》,字比较少吧,页数也不多吧,一本一两银子。
这会儿物价还不算很高,三两银子一石米,换算一下,三两银子买五十公斤米。
穿越之前一斤大米三元,五十公斤三百元,一两银子大约等于一百元。
也就是一百元一本《千字文》。
贵,是真的贵。
这还是入门识字的书,举人肯定不再看这些,他要看经义注解,各家都要了解一些,然后找到当今圣上最推崇的一本,仔细研读。
还要写策论时文,笔墨纸砚一应不能少。
最惨的是,他写的字和原主不太像,要多练字,花销这不就上来了。
惨,实惨。
等等,既然他的花销老爷子包了,那他的月例呢?
原主身上只有一张百两银票,这是老爷子奖励的,其他月例攒下来的钱呢?
他一个人,只在府中吃喝,没有娱乐活动,也不出门交际,没时间没地方花钱。
想到这里,他不由发问,“母亲,孩儿当日发卖院中刁奴,一时忘记询问,我这几年月例为何迟迟不给?莫非,我时府连月例都发不起?”
来人!把他打出去!
时老夫人内心无声呐喊。
作者有话说:
来晚了,跪下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