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世界都很常见,特征是肝脏脂肪过量聚集,伴随胰岛素抵抗,严重的可能发展为肝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以胆道系统的弥散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点。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具有免疫和自身免疫特征的慢性肝炎,由机体对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及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所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肝内胆管坏死为特征,慢性胆汁淤积、汇管区纤维化和肝硬化为表现的慢性、进展性肝病。
Gilbert综合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波动性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或无症状。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除了hcc外,原发性肝癌还包括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肝癌是一种危险因素较为明确的肿瘤,其高危因素包括慢性病毒感染、过量酒精摄入等。
那么,哪些是“伤肝”的主要原因呢?酒精就是个“大坏蛋”,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中的乙醇对肝脏有直接的毒害作用。药物也可能是“幕后黑手”,全球已知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包括中药成分)具有潜在肝毒性。肥胖也会给肝脏带来麻烦,过剩的脂肪沉积在肝脏,导致炎症,形成脂肪性肝炎。在中国,病毒感染更是肝脏损伤的最主要原因,可直接导致病毒性肝炎!
那咱们要怎么保护好肝脏这个“宝贝”呢?
首先,要常吃蔬果。更多的膳食多糖和纤维素能够帮助减轻肝脏的负担,深绿叶菜中含有的维生素A也有益于肝损伤的修复。每天要吃够一斤蔬菜,尤其要多吃深色叶子蔬菜,像菠菜、油菜、紫甘蓝等,能占半斤以上最好,还要吃二两(100克)左右的鲜海带、木耳、蘑菇和笋类。每天再吃一份水果,一般一到两个拳头的量比较合适。
其次,优质蛋白不能少。鱼虾蟹、鸡鸭禽、猪牛羊肉以及蛋类、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都是肝脏的“修复工”。就算有脂肪肝问题的朋友,也不用对它们敬而远之。只要每天吃的食物总量、总热量合适,能够控制体重就行。可以优先选择低脂牛奶或酸奶(一天1-2杯),鱼虾肉和去皮的鸡鸭肉(一天一个巴掌面积的量)。动物肝脏同样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不过一周吃一次,一次一二两就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喝酒!酒精被胃肠吸收后,会进入肝脏代谢分解。酒精(乙醇)在肝脏首先代谢为乙醛,然后再代谢为乙酸,乙酸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在这多重的代谢链条中,多种代谢产物都会产生毒性反应影响肝脏。所以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导致慢性肝病。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肝脏在足底的反射区。
它在右侧足底,第四、五跖骨远侧12的位置。
定位和左足的心区相同。第四、五趾间纵线和前垫外后缘的交点是区位的中点。前半部和肺区有重叠,紧紧位于趾跗关节的近端。这个区位比心区要宽一些。
手法是屈指推法。
着力点是食指第一指间关节。
施力手的食指要屈曲。
辅助手要握住足部,让四指位于足背侧,正对着施力部位。
操作的时候从跖趾关节的近端开始,从远侧向近侧推动大概2厘米。
要注意的是,这个区位面积比较大,它的前缘要碰到跖趾关节,前半部和肺区有重叠,需要纵向推动大概2厘米(指成年人)。在推动的过程中要固定好施力手的腕部,这样才能保持力度均匀。
这个肝脏反射区的适应证包括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等。
朋友们,通过这次对肝脏反射区的深入了解,是不是对咱们身体里的这个“超级器官”有了更多的敬畏和爱护之心呢?让咱们好好呵护肝脏,让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