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的营门被士卒们奋力打开,杨业收回了脑中有些复杂的思绪,将手中的大刀高高举起,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金色的光晕。
“将士们,王翦将军的援兵已到,蜀军阵势已乱,正是我军反攻之时,随我出营杀敌。”
“杀。”
“杀。”
“杀。”
500骑兵两日未曾参战,精力、体力都处于巅峰状态,心中更是憋着一股气,一个个将手中的兵器举起,放声嘶吼,用力过猛之下,脸色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
仅仅500人发出的呐喊声,竟然不下于数千之众的效果,可见他们的求战心切。
军心可用,杨业心中暗喜,一声怒吼,双腿猛夹马虎,一马当先地冲出了大营。
身旁的杨延嗣不敢耽搁,赶紧策马飞奔,紧紧跟随在杨业的身边,身后500骑兵鱼贯冲出,速度慢慢地被提升了起来。
蜀军进攻部队是处在撤退的途中,遭遇到赵云所部5000骑兵的突袭,被拦腰斩断,分割开来,阵型彻底散乱。
如今因为青阳卫大将军派出了所有的骑兵前来拦截,总算是让这些被打懵了的蜀军士卒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一个个军官在战场上奔走呼号,想要重新集结麾下的部队。
别说,青阳卫虽然损失惨重,大量的老兵、精锐不是被杀,就是成为了阶下囚,补充了大量的府军,战斗力下滑严重,可军中的一些老兵还有军官们,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知道在这等混乱、不利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做。
在这些老兵还有军官们的努力下,一些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的蜀军士兵们汇集到一起,虽然依旧没有结成阵型,也没有恢复编制,但却是拥有了一定的力量。
如果继续这般下去,散乱不堪的万余蜀军花费一些时间,重新集结起来,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彻底消除因为遭遇赵云所部骑兵突袭所带来的混乱,让大部分人安全地撤回大营。
杨业的袭击来得很是突然,也正是时候,虽然他们人不多,但都是骑兵,又有两员武将带队,攻势相当之凶猛,一个个拦路的蜀军士卒被撞飞出去,或是被马上的骑兵斩杀当场。
心中麾下兵力不足的杨业,可不是胡乱冲锋的,他们毕竟只有500人而已,真要是冲进了混乱的蜀军人群中,一旦被纠缠住,将会被围杀在人群之中。
在一开始,杨业就有了决断,此次冲锋并不是以大量杀伤蜀军士卒为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冲乱蜀军的阵型,让他们无法重新集结起来,尽可能地让蜀军一直处于混乱之中。
手中金刀大开大合,将一个个蜀军士卒砍成两段,一颗颗人头高高飞起,不知道掉落在何处。
身边的杨延嗣更是勇猛,一条长枪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如同一条游龙一般,神出鬼没,护卫在杨业的身侧,将周边的一切敌人全部阻拦乃至杀死,不让他们靠近杨业的身边。
尽管凭借杨延嗣一人之力,不可能将所有的敌人都给拦下,总会有漏网之鱼出现在杨业的身边,但以杨业的武力,收拾这些小兵小卒完全不在话下。
一边战斗,还能一边观察战场上的情况。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骑在马上的杨业,虽然无法纵览整个战场,但是看清楚周边的大致情况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为了不陷入蜀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杨业选择的冲锋道路都是边缘地带,蜀军士卒较少,并没有杀得太深。
直到他发现一支大约千人左右的蜀军,竟然在开始布阵,甚至还在不断招呼周边的蜀军士卒们,想要重新集结的时候,面上露出了一抹狠手。
大吼一声:“众军随我杀。”
猛地一拉缰绳,胯下战马吃痛之下,顺着杨业的力道改变了冲锋的方向,500骑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冲进了那支千人规模的蜀军阵中。
这千余人乃是一名蜀军校尉临时集结起来的,大多都是周边走私的散兵,并不是他的直属部下,虽然重新集结在了一起,但编制混乱,很多人还心有余悸,所谓的阵型更是几乎没有。
本就在赵云所部轻骑兵的冲击下,被打得有些胆寒,如今再被杨业等人这么一冲,刚刚的惨状再次浮上了他们的心头,再也顾不得许多,纷纷转身逃离。
这帮子散兵一逃,自然也就带动了周边的其他蜀军士兵,纷纷有样学样地跟着一起转身逃离,裹挟了越来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