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铁和领导们,又来到了运十客机配套发动机,涡扇八发动机的研制单位,长征机械厂,它后来改名为中航空工业上海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李铁可是很清楚的,涡扇八发动机的问题,要知道七十年代,研制这种民用涡扇发动机,那确实是基础太薄弱了,力量不足,也没有什么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了研制涡扇八发动机,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发动机技术人员。
涡扇发动机零部件数量近两千个,参与研发的单位也有数十家,一九七四年第一台样机就出来了,经过试车后,又生产了多台样机,试车台架测试最大起飞功率八十千牛。
只不过呢,外面看起来很不错的涡扇八发动机,事实上关键的零部件,还是从JT3D发动机上面拆下来的,因为自制的零部件,完全达不到要求。
有不少的零部件都是土法上马,所以这台发动机,想达到可用的地步是几乎不可能的,更何况它的原始设计,还是JT3D发动机,这种中小涵道比的发动机,油耗较高,现在已经是大大的落后了。
毕竟JT3D发动机是普惠公司1958年在J57涡喷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双转子涡扇发动机,1960年开始批量生产,现在都过去二十多年了。
这台发动机的涵道比,只有一点四,与现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相差很多,要知道现在的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大多都做到五以上了。
并且JT3D发动机的推重比也比较低,它的推力八十千牛,但是重量将近两吨,推重比仅有四点一,起飞油耗零点五四了,涡轮前温度只有八百八十五度。
所以在参观了解了这台发动机的试制和台架试车情况后,李铁就提出了这台发动机的主要问题。
与现在的先进民机发动机相比,这台发动机显得很落后了,比如说CFM56发动机,它的推重比就超过了五,涵道比也是超过了五,国外的飞机,由JT3D换装CFM56发动机后,油耗要降低百分之二十以上。
这是因为新的发动机,涵道比更高,压缩比也更高,并且涡轮前温度也提高了几百度,因此油耗下降就很明显了。
所以这次李铁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确实是让大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仿制JT3D发动机,即便是成功了,那也比不了原型机,油耗还会更高。
从现在的试车数据来看,确实也是这样的,因为材料啊,工艺什么的都不及原型机,试想性能怎么能不下降呢。
这次李铁就提出了全新的国产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方案了,以国产大推核心机为基础,采用涵道比为六点零的设计,风扇尺寸大了,那么油耗会更低,并且压气机的结构也非常的先进,使得总增压比达到三十以上,这比涡扇八的十六要高一倍,涡轮前温度提高到一千五百K以上。
一百四十千牛的起飞推力,确实是太强了,几乎相当于两台涡扇八发动机了。
这次李铁提出来的设计方案,确实是让发动机研制人员,感到了他们的差距,这么先进的发动机,要是能够研制出来当然好了,他们也不想顶着一个仿制别人发动机的名声呐。
不管怎么说李铁提出来的方案,那可是自主设计研制的,说出来也好听啊。
所以发动机的技术人员,都纷纷的支持李铁了。
他们这次一起,向上级建议,要重新设计运十客机,包括配套的发动机。
很快三机部和民航局方面,就组织了专家们,进行论证了,这次论证也是很快的因为李铁提出来的方案,确实是太好了,按计划六年时间就要完成所有的研制任务,实现交付运营。
所以这个计划,也确实是很快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同,就在十月份的时候,三机部就接到了通知,可以先立项搞发动机,运十客机的重新设计还需要再进行论证后决定。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问题不大了,毕竟发动机就要搞了。
李铁也高兴啊,这次发动机的研制任务,还是交给长征机械厂来完成,不过设计任务呢,需要和六零六所一起来完成,因为核心机是六零六所在搞啊。
这台全新的大涵道比民用涡扇发动机,被命名为涡扇十发动机,这次涡扇十发动机的各项指标,都是相当的高了。
发动机起飞推力指标一百四十千牛,这比CFM56发动机要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所以相应的空气流量也达到了五百公斤,涵道比达到六点五,与CFM56相比还要高一点。
总压比达到三十二,这当然是更高了,高空的巡航推力达到三十千牛,这比CFM56的二十二千牛也要高出不少,巡航油耗率,比CFM56的十九要低,只有十八了。
发动机的推重比,也比CFM56更高,达到了六点零,这个推力重量比确实是太强大了,风扇直径也达到了一点九米,这是一台更粗大的发动机,看起来就会像一个酒桶。
将来要发展出推力不同的型号,那也是很方便的,首先就是改变风扇的直径,和涵道比,那么推力就会改变,比如增加直径,推力就更大,减小直径推力就会降低。
还有就是涡轮前温度,如果降低温度,那么推力就可以减小,这样呢材料也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
所以这台发动机推力范围可以做到一百到一百六十千牛,这是一个很宽范围的推力了,将来运十客机肯定会发展出不同的型号,比如加长型,缩短型的。
这样就需要适配推力不同的发动机,以便实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这次立项会上,李铁也被任命为涡扇十发动机的技术总顾问了,确实是只有李铁才能够指导完成这台发动机的设计研制任务,毕竟这么先进的民用涡扇发动机,对整个中国航空工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研单位也是更多了,可不止几十家,全国范围内有实力的厂所都要参与。
现在大家都更有信心了,中国的大客机梦肯定会实现的,这么好的发动机,如果研制成功,那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一下子就追上了几十年,成为第一梯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