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话的确毫无立场,自己竟连薛纹凛病了近乎月余都不知晓。
月余前,二人因治水之将派选闹出政见不合,不欢而散后鲜少见面说话。
当日薛纹凛沉默少言,对自己请求他亲自督战治水极为反感,偏偏又不说个所以然,只是微扬着眸子欣赏窗外,视线都很少落在自己身上。
她细细解释过,京郊水患危及千珏城,又逢瘟疫来袭,朝中除了自己和他,少有人有经验应对复杂境况,其实开口请他去,也确实唐突。
但现在回想,自己那时的注意力似乎没在他的身体情况上,只觉得薛纹凛只是情绪兴致不高。
毕竟难怪,他们二人已这样僵持了长达半年,自己甚至没瞧出分外的异样来,便没有格外起关心之意。
而后随着军情政务同时压头,自己还是禁不住想要依赖他。
强势如薛纹凛总在紧要关头抗住所有,盼妤从未怀疑,这其中多半是他身为皇族子弟的责任感,也有一些周全顾念自己的情意。
除却未在人前名正言顺地坦诚在一起,自己何尝没有将他放在心尖尖上?
她能想到的美好总是第一个与他分享,
她心中激起的惦念,总是将他放在第一位,
她虽被迫走进帘幕之后,被迫冠之为一个“太后”,却依然用最大的坦然与他面对朝堂无尽的流言蜚语。
这些难道,不是留情么?
只不过,她从未想过薛纹凛也会脆弱,甚至有一天会倒下。
直到他表现出脆弱和越来越长久的沉默,她才蓦然发现,太多自以为是的了解,太多自以为是的遐想,令自己愈加与他疏离,愈加走进不了他的内心。
甚至错误地觉得,是薛纹凛想要得太多。
现在她明白了。是自己错得离谱。
大概就从薛纹凛自殿前毫无留恋地决然离开那一刻起,盼妤知道大错特错的是自己,不但错的程度难以被饶恕,连错的时间也可能久远到自己不自知。
早到做出那个最错误的选择,做了别人的“太后”起,
早到薛纹凛接受始宗陛下的遗诏,接受那二十万大军起。
盼妤苦涩地想,她记忆中的少年曾肆意潇洒走人间,最不愿被桎梏在权势的脚手架上动弹不得。
他心中究竟堆砌了什么信念,能支撑他走到现在?难道,还不明显么?
从每一次争执后妥协,从每一次被中伤后沉默,
从每一次他乌沉的黑眸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
那眼神明明在说,你根本不敢坦然正视彼此的感情——
他们无愧于任何人,更无愧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