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辅发难,自然是次辅最佳。
魏广德刻意避开这些人,不做他们的刀,可不代表他不明白其中的事儿,张居正其实也明白。
魏广德有派人盯住张居正,他又何尝不是。
只是魏广德一直以来的表现,让张居正明白,魏广德其实是支持他的,至少是默许,只不过不愿公开表态。
在张居正看来,这样也好。
如果推进中出现重大差池,他脱不了干系,即便因此自陈乞休,有魏广德接替他的职位,也不会太坏。
双方就是这样一种默契状态下在推动中朝局的运行,张居正可以大刀阔斧做下去,不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
甚至,在张居正看来,自己四十多岁执掌内阁,而魏广德不过才三十多,就算自己把位置让出来,他也未必做的稳当。
自己至少还能干一、二十年,到那时候,四、五十岁的魏广德也差不多可以接手了。
此时,魏广德就提到可以利用此次风波,将治水不利的官员进行严惩。
之前在京师,对于京官,大多只是让他们知道考评结果,希望作为警告,让他们知耻而后勇,奋起,但是现在看来效果不大。
贸然处置他们,又担心京官群起反弹。
利用此次治水之事,先处置地方官员,让他们见识到其中的厉害,貌似,可行。
张居正很快就领悟了魏广德的意思,冲他微微点头。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居正沉吟半晌后也才说道:“卫所变动之事,你大可和谭子理商议,我不会反对。
至于下南洋之事,我也不反对,包括恢复旧港宣慰司之事。
只是,切勿操切。”
从内阁散衙出来,魏广德直接让人给谭纶递了帖子,请他晚上过来说话。
此次核查卫所,一开始魏广德只想着让兵部去做,但是下午见到葛守礼以后,魏广德又有了其他想法。
对付下面的人,貌似可以把都察院这把刀提在手里,都察院里可不缺愣头青,都是上次科举进入仕途的新瓜蛋子,选进都察院的人,不少都还抱着为万世开太平的心思。
核查卫所,兵部牵头,带着都察院的御史去,地方上的阻力,直接抛给都察院,让他们去查,去弹劾,兵部只管想法设法处理好将官和军户就好了。
对上都察院那帮疯狗,别说士绅官员畏惧,就连宗室勋贵也是有些麻爪的。
不过,葛守礼是否愿意上套,魏广德不确定。
葛守礼也是久经宦海沉浮的人,不会看不穿他们的心思,所以此事还得谭纶去和他商议。
入夜时分,魏广德把谭纶请入书房中说话,把他今日的想法和谭纶说了个清楚。
半晌,谭纶才迟疑着道:“与立兄会答应吗?这可是让他们承担得罪人的差事儿。”
谭纶的迟疑,魏广德并不意外,他轻笑道:“这一年来你还看不出来他葛与立是个什么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