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鸢用热水擦了把脸,又换了身干净的寝衣,便上床休憩了。烛火熄灭,房中陷入一片暗黑之中,沈鸢摸出脖颈间戴着的那块月牙状玉佩。
这玉佩是沈府被禁军包围之前,府上混乱不堪之时,父亲亲手交给她的。当时沈府上下乱作一团,父亲将玉佩交到她手中后,只说了“去西市一家名为玉康堂的药铺,寻位姓王的掌柜庇护,他会安排人送你出京,再也不要回来。”
寥寥几句之后,禁卫便已冲入沈府,父亲被扣,沈鸢眼含热泪,手里紧攥玉佩,不敢多言。
在如意巷暂住下来之后,沈鸢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亲自去了那间名为玉康堂的药铺寻人,然接连几次,都未见药铺开门。还有一次,她好不容易遇上药铺开门,她进去询问,然药铺中人却道,掌柜外出采药未在京中,且归期不定,只叫她过段时日再来。
沈鸢不知这究竟是那位王掌柜的推脱之词,还是真有其事,但人未寻到,也只能作罢。
她并非想寻他庇护,也不想离开上京,她只想弄清楚这位王掌柜同父亲是何交情,是否知道一些关于贪腐案的真相。这是父亲被抓之前同她说得最后一句话,父亲不会在那般紧要关头同她说些无用的话,其中必有蹊跷。
眼下,她既已在将军府中住下,得一席安宁之地,也是时候再去一趟西市了。
夜色深浓,窗外雨声簌簌。
沈鸢翻了个身子,随后将颈间玉佩收好。如今,沈家只剩她了,她不能胆怯,不能矫情,更不能生病,养好身子,抓紧时间找寻线索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
翌日一早,城郊军营。
卫驰策马而至,刚入主帐,就见段奚骂骂咧咧地进来了:“朝廷的军饷究竟什么时候才发,出了个贪腐军饷的案子,抓了户部几个人,就无人搭理此事了吧?”
前些日子江南水灾泛滥,又逢北疆战事,国库早已空虚,否则宣文帝也不会因贪腐案大发雷霆,然户部的官员抓了不少,贪腐的银两却至今未寻到踪迹。
军饷贪腐一案,卫驰本不欲插手,只是眼下军饷久未下发,户部又一直以无人无钱做推脱,再这么下去,下拨军饷更是遥遥无期。
卫驰行至长案边,缓缓坐下:“对于贪腐一案的线索,你了解多少?”
“属下正准备向将军说明此事,”段奚一面呈上几张写有情况的信纸,一面将收集来的情报悉数道出,“一个月前,沈府被抄,从沈府书房中搜出半本残缺不全的账簿,上边记录了一些官员名姓以及部分军饷的去向,大理寺便是由此账簿抓人的。”
卫驰抬眼:“半本?”
“是啊,就是半本,”段奚点头,而后将声音压低道,“且据我所知,账簿上的字迹并非是沈明志的,也是因为如此,沈明志只是被暂押入狱,而非直接抄斩。”
卫驰心中了然,半本账簿、字迹不同、且非沈明志本人经手军饷一事,偏这账簿是在沈家书房中搜到的,此案确实有些蹊跷。
“账簿上的官员名字可全都出自户部?”卫驰张口缓缓问道。
“具体的官员名字,属下不知,”段奚手搭在剑鞘上,继续道,“但属下听闻,名单上不仅是户部官员,兵部、吏部皆有涉及,大理寺拿人的时候,那是一查一个准。”
名单准确、字迹不对,可禁卫查抄,众目睽睽,确实令人百口莫辩。卫驰眼前莫名晃过一张玉软花柔的脸,半本账簿,还有名单,段奚不知名单上是何人,她或许是知道的。
“负责经手军饷的乃是户部侍郎崔默,可早在半个多月前,崔默便已称病不出,如今更是逃遁踪迹全无,其府中未搜到关键证据。”沈家的线索说完了,段奚便开口道出第二条线索。
卫驰并未应声,只静静听着。
“余下的便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段奚两手一摊,无奈道,“三十万两白银至今一分未寻到。”
这些便是段奚已知的全部线索。
此案看似线索证据皆有,可最重要的官银却至今未寻到,崔默一个户部侍郎,且不说他身后有无其他势力,光是三十万两白银这般庞大的数目,若说镇北军中无人与之同流合污,是绝不可能的。
然眼前这些线索,皆无大用,卫驰拧眉,目光落在纸上的“崔默”二字之上,眼下合该先将崔默此人寻到才是。
“大理寺可有在寻崔默此人?”卫驰问道。
“自是在寻,”段奚回答,“只是将军也清楚,就上京城内的这些个人,是什么样的身手……”
卫驰屈指扣了下桌案:“出城皆需官凭路引,崔默身居要职,不过半月时间,又是独身一人,定然没有跑远。”
段奚顿时来了精神:“抓人而已,大理寺的人若是没这个能力,我镇北军中精锐,亦可以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