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和总结,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距离。
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李继岌的训练方法是采用倒推法。
架起来一丈长的原木,放在十丈远的地方;
架起来两丈长的原木,放在二十丈远的地方。
以此类推,让炮兵对两次目测之间的距离,尽量准确。
再一个就是炮筒的仰角。
子弟军的炮弹已经实现了定装药,不同的炮弹全重多少、装药多少,都是固定的。
反动弱用也对不同的火药进行了测量,算出了火药的热值和能量,就知道了这颗炮弹出膛时的动能,也就得到了初速度。
然后利用高中一年级的牛顿定律,就可以得到炮筒不同仰角下炮弹飞行的不同时间,然后结合拇指法测定的距离,最终确定攻击多远的距离,需要的炮筒仰角。
当然,给子弟军的炮兵们讲这些是比较费劲的。
因此,李继岌让物理学院的学员们制定了一张表格,上面详细记录了不同的炮弹在各种仰角下的射程。
炮兵在发射的时候,只要确定了炮弹的型号和攻击物的距离,就可以确定炮筒的仰角。
并且,合格的炮兵,一个最基础的标准,就是能熟记这张表格。
可以想见,契丹人无比巨大的抛石机在这样的炮兵和这样的炮弹攻击下,会是什么结果!
这一次平州城的扩建,因为有水泥和钢条的加持,筑城方法跟以往大不相同。
这个时代的城墙,底部十数丈,上部数丈,高几丈到十几丈(一丈三米三,基本是一层楼的高度。)不等,内部大多是夯土,里外侧和顶部用巨大的条石垒砌。
而钢筋水泥的城墙,却不用这般。
外观跟以往的城墙没有什么区别,但内里却是空的,修建成了兵营、弹药库、器械库等各种仓库,以及伙房等设施。
这样,守城的士兵就可以在城墙内生活和休息,方便及时上城作战。
四丈高的城墙,修建了四层楼高。
王思同筑城的时候,在城墙上对外的一面,在二层、三层、四层的墙体上,开了无数的射击孔,用以对外射击。
这个设计是王思同刚担任建设部尚书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得到了李继岌高度的赞扬,让王思同很是得意了一阵,几乎惹怒了所有同僚。
城墙顶端有六丈的宽度,却分成了前后两部分。
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高一丈,这样就可以梯次布置更多的火炮,不仅数量多了,而且还形成了远近的攻击层次。
李绍荣带领裴约、冯兰、朱令锡三个师长每日在城墙上巡查,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以防什么地方遗漏,导致不好的后果。
虽然朱令锡唯一的一次守城经历,就是被李继岌带着李彦琳用掷弹筒轰开了城门。
但是,正因为他有过被炸的经历,所以他对于城防还是有一点心得的。
尤其曾经对抗过李继岌的经历,最是值得他对别人夸耀。
裴约可是坚守泽州长达半年的将领,在梁军的围攻下屹立不倒,直到等来了阎弘鲁的援兵。
对于守城,他的经验是最丰富的。
相比较这两人,冯兰的长处是理论多,在河东大学的军事学院,他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在这个时候,多少能用得上。
根据大量消灭契丹有生力量的目标,李绍荣制定了守城和反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