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么大的殿宇,从古到今,历经炮火灾害却安然无恙,这不能不叫人赞叹。但话又讲回来,倘若你问我:“你说的‘从古到今’,到底从何时叙起?”圣庙的建造者无迹可寻,可是几千年来那一代的帝王都会修缮它。
经堂是整个寺院的中心,里面相当宽敞,无数盏酥油灯闪着昏暗的亮光,显得宁静,静谧。走进经堂就象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些栩栩如生的神像仿佛马上就要从他们的座位上下来似的。难怪一般人走到这里,一种虔诚的力量就慑住了他们,麻醉了他们的神经。
殿内东西两侧有很多佛像,个个慈眉善目,容貌安详有的笑容可掬,有的长眉善目,有的静坐沉思,有的合掌拜佛,有的捻珠诵经……
中间为观世音脚踏莲花的佛像,左边有天真活泼的善财童子,右边有精致玲珑的龙女。佛像后的墙壁上有着壁画,虽然有了岁月的痕迹可依旧精妙绝伦。壁上碧波滚滚,青山隐隐,山上有红墙青瓦的寺院,巍然屹立的高塔,正与那句“深山藏古寺”相应。
我们在殿外侯着,王妃及那五小姐水灵进去参拜,看似虔诚,可是谁知道她们内心的想法呢?
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
人们参拜,祈祷不过是为权,为名,为利,为情;可是世上哪有事事如意的呢?如果祈求都可实现,那又有何不同呢?那又那来的如此大的差别呢?
我想起一个故事,无德禅师问信徒们:“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权势却害怕,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享。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权势、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可是这些求的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呢?我笑起来,我这个一直相信无神,对佛很喜欢的人,现在居然重生了,连我自己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
参拜离开后,才让别的人进来。本来圣洁的寺庙,因权势而失去本因的高洁。佛云:众生平等,可是事实上是很不平等。
接着有僧人给王妃及那五小姐水灵引路,引她们到休息的厢房。我跟随在她们身后,等她们休息时,我们这些侍女也下去了。
☆、第十五章:月下论禅(一)
当一切忙完后,有僧人送来斋饭,青花瓷碗中的饭菜比那满汉全席更令人喜爱,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大文学她们不知道每天忙着学习,整天提防着他人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这样无拘无束,感受自然的生活是多么的难得。
晚饭在她们的抱怨,我的享受中度过了。这些饭菜也确实比我在府中的饭菜好很多,不过对于她们这些待遇很好的侍女就不一样了,她们认为难以下咽。饭后她们讨论那些夫人,小姐的生活,语气中充满羡慕。而我不想多言,就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我走出房们,顺着寺中的小路漫步。因为这已是深秋,加上是古寺,只有那一盏盏的灯笼在风中摇曳,仿佛转瞬就要熄灭。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这乱世烽火。大文学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那如斯寂寞。
我就这样走着,一阵风过,带来阵阵凉意,可是也来走了乌云蔽日的凄凉。天总会晴,生活也总要继续,无论有多大的不满与委屈。
我看着那些灯火,每盏灯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来着的人,那个没有所求呢?
可是,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吗?有一盏等侯的灯,即使是身处寒冬也会温暖的。
我在那自言自语道:“云在天上,水在瓶中,犹如人心之初,自然清澈而结净无暇。可是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常常会不快乐,不满足,会抱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原本的自然清澈及结净无暇,心中有了荒草。这群人心中无禅,如此形式,可笑啊!”
突然听到一阵掌声,我转身一看,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身上有种高洁脱俗的气质。大文学我想这夜晚能出现在这王室厢房附近而无人阻拦,加上他身上的这种高洁脱俗的气质,他应该就是这圣庙中闻名天下的“无心大师”了,这里的人带发修行,介于僧人与道士之间。
我笑了笑说道:“无心大师谬赞了。”
他也笑了:“姑娘的聪慧胜于我所想的。”
我知道他说的是我指出他的身份,我说道:“世间有大师如此高洁脱俗的气质的,能有几人呢?”
他听后爽朗一笑,“那姑娘就如此待我这个大师啊!”
我想这人还正是性情中人啊!也许是这使他看透世事吧!
我笑着说,发自内心的微笑着:“那墨染应该先拜一拜,然后激动的说:‘大师,我终于见到您了。您不知道,我对您的崇拜如那滔滔江水延绵不觉,又有如河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他笑着说:“姑娘所悟甚深,可是最后所言难道是不赞同他们拜佛吗?”
我说:“非也,非也。只是每人的想法不同,佛在心中,拜不拜又何妨呢?大师不用叫我姑娘的,有点别扭,叫我墨染即可。不知大师可听过一个故事: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