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清风观虽然破烂,里面仅存的几个老少道士却都十分靠谱。
周彧说明了来意,观主清风道人很爽快地答应明日便给两位姑娘授予道箓,只是略带歉疚地道:“周县台应当知晓,敝观一贫如洗,怕是给两位道友置办不了什么东西。”
“有劳观主费心,”周彧微笑道,“衣冠等物我们自行备办便是,若是观主有什么别的吩咐也只管说,能办到的,我们义不容辞。”
秦瑛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包袱,双手奉上:“观主,这里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全当是给贵观的香资,还请不要推辞。”
清风道人十分洒脱,亲自接了,笑呵呵说道:“多谢女施主了!这些正是敝观如今所需要的!”
观里设了便宴宴请周彧等人。
见到桌上还有一盘炖鸡,周绮周绵愕然对视,道士还能吃荤?
清风道人一看便知她们心中所想,笑呵呵说道:“除了严格遵守清规戒律的正一道,其余的道门中人饮食上都没有太多忌讳。
“嗯,就算是给三清祖师的供品,只要祖师享受过了,咱们这些做弟子的也是可以沾一沾香火气的。
“咱们修道之人,修的是心,其他一切都可以视若无物。”
两姊妹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些,初闻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琢磨,才觉得十分合理。
这世上根本就不缺少那种满嘴清规戒律,却德行败坏的佛道弟子;甚至人们还觉得“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饭后,清风道人又捧出几本道家典籍,说:“虽然,我们不以外物萦心,但内省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典籍两位道友须要好好研读。
“只是可惜敝观也只有这一套书,所以还恳请二位手抄之后将原本返还。”
两姊妹恭敬接了,忙道:“这都是应该的。”
次日简单的仪式过后,周绮周绵两姊妹便有了道箓,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女冠子。
原本的发髻改做了道髻,裙装也换了道袍。
又在清风观住了一晚,一行人起早赶路回去。
他们不在的这两日,周二夫人已经由赵大婶陪着,同陈九叔看好了桐树屯一处无主的院子,将之收拾一番,预备来年春暖推倒重建,便是周家两姊妹修行的道观了。
她又挑了两个婆子四个武婢,都命她们换了道士的装束,先行住了进去。
当然,这院子太过破烂,便是紧急修整了,住人还是有些勉强,也就是做个样子给外人看,白天过去烧烧火,烧烧香,吃饭回去吃,晚上睡觉也不在这儿。
等周彧派徐侠先一步回来,周二夫人便让人挂了牌匾上去,上书三个大字:清风观,右下角特别标明“下院”。
乡亲们都来看稀罕,周二夫人便把两位周小姐出家做了女道士的消息公布了出去,特意说明:“我们已经请邻村的能工巧匠帮忙做三清祖师的雕像了。
“届时清风观上院的清风真人会来给神像开光,往后乡亲们就可以来这里烧香许愿啦!”
这消息自然跟风一样吹进了刘颂耳朵里,刘颂目瞪口呆,讷讷道:“这……这都行?”
小厮庆儿扭着手指,小声抱怨:“老爷,这些人也太不把您看在眼里了……”
“你这奴才!”刘颂瞪了他一眼,“小心隔墙有耳!”
庆儿这才不敢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