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电影制片厂借着葛尤拿到电视金莺奖最佳男主角这个契机推出了电影,先是在京城的电影院放映,随后会在全国铺开。
虽说只是一部小众的文艺片,不过葛尤的票房号召力不容小觑。
观众大多是冲着葛尤去的,整部片子的质量很高,看完之后还能让人回味,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都给出了好评。
说实话,这部电影里葛尤的进步不大,还是没有走出以前的路子,只是表演上更为成熟。
《大撒把》的惊喜在徐繁身上,这个刚从京城戏剧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女演员贡献了一次很精彩的演出,把华国女人的温柔和坚韧演绎的相当细腻。
林子轩和慕姗姗抽空到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结尾太可惜了,为什么两个人就不能在一起呢?”散场后,慕姗姗惋惜道。
“这样能够让观众思考和回味。”林子轩解释道,“主要还是审查这块过不了,俩人真要在一起了,那就成宣扬婚外恋了,你想啊,要是那些留守国内的痴男怨女们有样学样,这社会还不乱套啊。”
“再坚贞的爱情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感情的事儿,还真是说不清楚。”慕姗姗叹息道。
“你就别多愁善感了,那都是人家的事,和咱们没关系,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林子轩说笑道,“快走吧,这天看起来要下雨了。”
他们在人群中穿行,融入到这个城市无数普通百姓的身影之中。(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宣传
林子轩和冯晓刚来到华国电视台,等待最后的结果。
《京城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的后期制作完成,交给华国电视台内部审查,由于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有电视台的人参与,做了不少的修改,想来问题不大。
他们两个人一起过来只是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心里反而很轻松。
“冯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要不再执导一部剧?”林子轩询问道。
“林主任,你让我歇几天,缓口气,这大半年来我这心一直都绷着呢,就算现在也没法放松,还没通过人民群众的检验呢。”冯晓刚诉苦道。
事实上,林子轩艺术中心制片部副主任的任命文件还没有下来,国家单位走流程需要时间,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以后艺术中心制片部门就是林子轩说了算了。
冯晓刚这么说有打趣的意思,同时他也的确想休息一下。
这部《京城人在纽约》耗费了他太多心血,有种心力交瘁的感觉,现在终于完事了,就想着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那行,冯哥你好好歇着,等过了元旦咱们再说。”林子轩理解道。
在纽约的时候,林子轩只负责外部的杂事,冯晓刚才是最忙碌的那个,为了抢进度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回国后还要忙着后期制作,确实够辛苦。
导演这个职业真不是什么好活,要有拼命的精神才能撑得下去。
“谢谢领导关心,不过有好戏你得给我留着。”冯晓刚说笑道。
华国电视台的高层看了《京城人在纽约》,觉得很满意,150万美金没白花,拍出了一种大格局,明显比国内的电视剧更为大气,档次更高。
演员表演的也好,很有爆发力,有种看电影的感觉。
尤其是姜闻,把一个艺术家在美国堕落的过程演绎的入木三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意识到在华国的电视行业,这或许会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对于华国电视台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京城人在纽约》的版权在他们手里,只有如此高水准的电视剧才能吸引各方的广告商。
电视台为此制订了一整套的宣传计划。
《大撒把》这部电影的上映让新闻媒体开始讨论出国潮的话题,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