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场教育水平落后,整个三年级也不过十八个同学,算上陈白羽十九个。
陈白羽知道,越往上,同学就越少。
上辈子,她六年级的时候只有12个同学。最后,和她一起参加小升初中考试的只有几个人。
因为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所以大家对读书可有可无,甚至会觉得读书还不如去工厂打工赚钱。
十五块一个月,已经让人很欣喜了。
读书最好的男孩的理想也不过是当警察。
最有理想的女孩,只想长大了当老师。
大学的时候,每次听到同学们说在少年宫学习什么什么特长的时候,陈白羽就为农场的孩子委屈。
是的。
委屈。
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美好。
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要怎么努力去摆脱贫穷,怎么样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
他们懵懵懂懂,无助而又无知。
他们的眼光只有农场的一方天地,最远的也不过是县城。一些走出到珠三角打工的人,也不过是被困在工厂的流水线,或者建筑工地。
陈白羽是幸运的,比很多人都要幸运,因为她有一个目光长远的妈妈。即使累,即使苦,也咬着牙坚持送他们兄妹上学。
大哥大学毕业的时候,是分配到单位还是出国留学?妈妈毫不犹豫的替大哥做了选择,出国留学,成为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留学生。
四哥喜欢设计,但设计烧钱,妈妈咬着牙支持。
陈白羽初中的时候,学校来了个年轻的音乐老师,在学校旁边开了一个钢琴培训班,20块钱一节课,一节课一个小时。
没有人报名。
音乐老师就一个个同学的家访,希望家长支持。
音乐老师对黄话如说:陈白羽有一双为琴而生的手,她天生就应该是会弹琴的。
黄话如激动的信以为真,立刻给陈白羽报名。
她不知道,那句话,老师对所有的同学家长都说了。
当然,陈白羽也没有让她失望,拿了不少的奖项和奖金。
陈白羽无比感慨的坐在三年级的教室里,等待开考。为了让家里多省些学费,让爸妈少受点苦和累,她必须要跳级,再跳级。
三年级的同学都好奇的看着陈白羽,然后听到她是陈一元和陈辉年的妹妹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陈一元是学校第一个跳级的学生,紧接着是陈辉年。
即使陈白羽有两个读书一般的姐姐,大家也说陈白羽家的风水好,出文曲星。她家祖宗的坟地旁边就成了香饽饽。
陈白羽对自己的考试很有信心,估了一下分,应该能保证班上前三。
考了期末试,就放假。
陈白羽哄了阿祖很久,才让阿祖同意让她跟着炳堂叔去市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