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吏部?”聂青澜义愤填膺。岂有这样的事情!自己人在前方打仗,却有人在后方扯后腿,盼着将士战死?“待胜了这一仗,你必须解决那伙人了。”
“我知道。”他扶着她的手腕,彼此搀扶着,“小心脚下的碎石,这里的石头不牢固,很容易滑倒。”
“你准备几时结束这场围剿?”她除了自己小心提防脚下,还要留心保护他。
尤其在听说他有夜盲症之后,更是为他担心。这茫茫黑夜之中,凶险无比,他要如何进退才能既保全自己又可以克敌制胜?
“若不是遇到你,刚才进攻的号角就已经吹响了。”李承毓微微一笑,告知她一个出乎意料的好消息——“今夜,就是决斗之期。”
第6章(1)
聂青澜来到这里,才知道她的到来是稍显多余了。
七千兵马,已经被李承毓巧妙地安置在西山的各个角落中,每一处人马各有各的分工,行动隐秘,军纪井然,让她这个常常带兵的人也不得不佩服。
“这些人这么听你的话吗?”她还有疑惑,按说只有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人马才会最听话好用,而他手下的人,不过是公冷安临时借给他用的。
李承毓因为发现她的双膝磨破出血,所以坚持帮她擦药。此时他单膝跪在她身前,小心翼翼地将止血的药膏涂抹在她膝盖上,清凉的感觉暂时止住了伤口的疼痛。而他手指的温度触摸过她肌肤时,顿时让她的心头像是被春风吹开了一片涟漪,必须很努力才能使自己静下思绪。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些招数自然是要用的。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许之以”利“。我已经暗中告诉他们,如果剿匪有功,山贼窝里有多少金银财宝,我都会转请六部合议,分发给这些辛苦剿匪的弟兄,他们听了自然高兴,也会卖命做事。”
聂青澜好笑道:“这……只怕于法不合吧?”
“不合也没有办法,这是现在最管用的招数。”
“六部会同意吗?”
“除了吏都,应该无大碍。”
“又是吏部!”她皱紧眉,“他们还真是你的心腹大患,你有应对之策了?”
“剿灭山贼之后,办法就有了。”他说得隐讳,但脸上沉静自信的神情让她相信他必然胸有成竹。
子夜整,铁雄忽然点燃了身边的一簇篝火,夜晚风直,将火光送上夜空,浓烟弥漫,方圆两里之内都可以看得清楚。
聂青澜从半山腰的高度向下看,只见山壁之上,荆棘之间,竟不知何时已埋伏了许多的人马,在烟火的召唤下,整齐地一起涌出,冲向前面不远处的另一座山头,而那座山头上挂着一面大旗,还有一些房舍,显然就是山贼的老巢。
“要确保山贼一个都不会溜走,我听说一直有人在暗中给山贼传递消息。”她还有顾虑。
“山贼一共四百五十二人。”李承毓目光炯炯,望着对面的山头,“昨日有十一人下山采买,还有二十三人在各处站岗,其余尽数在那片房屋中。我事先安排了一些烟幕战在山的外围,他们以为官兵找不到进山的快捷方式,始终和我们游斗于山外,怎么也想不到我们已经悄悄潜入了他们的腹地之中。”
“可是万一有内奸……”
“内奸一共七人,斩了三人,还有四人已被羁押,看守他们飞虎营是公冷安最骁勇的兵马,而公冷安和吏部向来不和,绝对会在此时放水。”看似平平淡淡说出的每一个数字仿佛都烙印他的心上,让他可以信手拈来。
聂青澜这才彻底明白,为什么他对今夜这一战如此自信!做为一军统帅,事无巨细,都应了若指掌,而他做到了!
原本寂静的山谷中忽然到处响起喊杀声,这意味着两军人马已开始近身肉搏。
官军人数占优,山贼凭借地利天险,彼此拉锯得非常厉害。
她眯眼细看,回头对郭跃说:“郭将军,你带一队人马去对面山上,拔了他们的大旗,喊话说山贼头目已经死了,趁他们军心大乱的时候再放一把火。”
他领命正要离去,李承毓补充一句,“那山贼的头目叫吕钟,他们都叫他”双口大王“,你只要喊”双口大王死了“,其它山贼就必信无疑。”
聂青澜笑道:“还是你想得周到。”
他回以一笑,“但也没有想到你这一计妙招。”
她想着,问:“这算不算我们两人第一次连手退敌?”
“自然。”
“但愿有个好结果。”
“会的。”
两人并肩伫立,静静地看着对面山上逐渐燃起的火光冲天,听到乱烘烘的吵嚷,虽然黑夜中分不清哪些是血月的官兵,哪些是郭跃的人马,又有哪些是山贼,但是他们彼此心中都明白,这一战,战局已不可逆转,官军必胜无疑!
天色将明时,此战已全面结束,李承毓要求属下清点俘获的敌人人数,不论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