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唐朝好丈夫免费阅读 > 第307部分(第1页)

第307部分(第1页)

这一点让小婉很失望,但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动手的人恐怕就是诸皇子或诸亲王中的人,所以李世民才不愿意追究,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只要那些人不再做什么小动作,他就不再追下去。然而,这绝对不是小婉想要的结果。

俗话说,有千日作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对方既然已经对她动手,但这次虽然不遂,出于恐惧和其它什么原因,对方迟早还是会下手的,只有死去的敌人也不用担心被报复,小婉这边也是同样的想法。

可是,她没有李世民的能量……就算有,查出来了又能如何?李世民摆明了不想追究,如果她要搞下去,恐怕仇人没有倒下,她倒是先被搞下去了,尤其是整个张家恐怕也要被连累。

伴君如伴虎,先不说李世民会不会转换心思,就算李世民肯一直护着她和张府,随着他的年纪老大,保护力度肯定不会一直如此,为自身计,为子孙计,她都要琢磨出一片新天地来。

正因为这个原因,她在怀宁的时候便想到了一个计划,并让张义前去准备,月前张义来信,第一步的计划已经初步完成,而她现在考虑的是如何继续和完善。

在前世,她也读过一些穿越小说,那些穿越过来的男人大多都很牛叉,不是当现成的皇帝,就是当太子、王爷、大将……嗯,到最后总是成功篡位,自然不需要担心身后的事情。可她却不成,穿越过来成了个童养媳倒也罢了,生命能够重新开始一次,也算是上一世死得其所。可辛辛苦苦打拼来的家当有人惦记着,小心谨慎的讨好却连性命安危都无法保证,这让她有些寒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世民倒是对张陵信任有加,大有重用的意思,从小婉的感觉来看,李世民是想让张陵在地方上混年龄、混资历,留给下一任皇帝的时候调时中枢最好,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布置,而岭南与长安有万里之遥,在这里做些小动作还是可以的。

她的想法和当年在山阳的办法差不多,人才嘛,自己培养的最好,毕竟她不是要打天下,而且自己培养的一些人到了外面跟着别人混和跟着自己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忠诚也能够保证,就如同张南、张有、张所、张松这些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一些人也相继进入张氏产业,同样做得很好。

人才培养是第一步,寻找基地是第二步,小婉没有当武则天的意思,张家也绝对不可能起兵造反,但找个自在的地方快快活活过一辈子却是没有问题的,世界广大,在辽阔的海洋当中,有太多区域不为众人所知,她完全可以倚仗自己在地理上的先知找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实在不行带批人将某日的灭了,只是那块岛国的火山太多,实在是不怎么样,而且和大唐的交往也很多。台湾也不行,那地方虽然大唐还力所不及,但咬咬牙就过去了,所以她最近在脑子里还原世界地图,很容易疲倦。

另外一点便是武力方面,她是搞考古发掘的,有时候对火药和一些枪械的发展很有兴趣,在向朝廷提供希腊火配方和炸药的使用、火枪的制作时,她是留一份心眼儿,就担心是卸磨杀驴,而掌握核心技术的老员工也被她隐匿起来,并没有交给朝廷,现在她准备全部转移到岭南。

她有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懂得其它一些杂学,目前她还有不少的准备时间,李世民还壮健,保护她们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后……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李世民年老之后就不昏聩了?万一听信谗言了怎么办?到时候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了。

劣势也很多,譬如船舰方面,小婉已经让海猫子留意寻找造船方面的人才,张家暗中安排人员进入沧州船长培训,然后再将办法将那些技术工人抽换出来,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寻找一个基地。

再就是钢铁产业的发展,小婉只能提供大致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她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还需要一些对这些方面都有研究的专业人员来考虑,所以她现在也是非常的难。

思绪在不中不觉中飘逸,直到外面的仆妇请示午饭摆在哪里时,才将她惊醒,连忙更衣从温泉池中出来。

长安皇宫。

“回禀皇上,大司农卿萧瑀求见”一名内侍从外面进来褱报。

“萧瑀?难道是哪个地方又受灾了?”李世民想到这里便打了一个机灵,脸上色顿时难看起来:“去宣他进来”

“是,皇上。”内侍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去产。

萧瑀也是去年才接任的大司农卿,掌管天下农桑、水利之事务,平常很少会单独来进宫觐见,这次来,定是有什么大事要禀报,李世民坐在桌案后面,等着萧瑀过来。

“微臣萧瑀,拜见皇上”

一个年约五十多数,身轻体健,满面红光的老者走了进来,拱手行礼道。

“免礼萧爱卿请坐。”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萧瑀在一旁坐下。对于这些个上了年纪的老臣,李世民一向都很礼遇。

“谢皇上”

萧瑀感谢之后,这才一撩袍子坐了下来。

李世民看到萧瑀眉宇间带着几分喜色,心情大好的样子,便笑道:“萧爱卿,今天过来可是有什么好事情?”

“回禀皇上,不仅是好事情,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幸事”萧瑀拱手向李世民禀道:“前日微臣在街上偶然购得一本刚刚出版的书,这本书介绍了蘑菇、木耳、竹荪的详细培植方法,从菌种的选择与培养,一直到每一环节的温度、湿度控制,尤其是对南北方的温差和湿度情况也做了详细的剖板和解决方法。皇上,这蘑菇之类向来是饮食中的精品,如果能够在民间广为种植,不仅市场上的价格可以得到平抑,而且种植的百姓也会蒙利,一举数得,臣以为应该由朝廷出面购买一批书籍分发地方,由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下组织种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