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在柏林的宣传手段,过于的显眼或者说花里胡哨,但也有人认为很有趣,能更具体的展现中餐的魅力。
众口难调,其实熹子宣发完全可以多发几篇正面文章,将形势逆转。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一面倒的好评,有时候真不如争议对票房的刺激大。
在吵吵闹闹中,柏林电影节迎来闭幕,董熹孤零零的走过红毯。
墨镜王去了好莱坞,他首部指导的英文电影《蓝莓之夜》正在选角筹备中,巩皇也去了好莱坞,《艺伎回忆录》在北美正式上映,小罗伯特·唐尼也回了好莱坞,因为他住在那里……
反正就剩下董熹一个“闲人”,被姜闻一个电话喊回来撑场子,毕竟以他的咖位,是可以当压轴的大人物。
颁奖还是柏林电影宫举办,今年星光确实很黯淡,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不是中东就是战争,基本主打一个反思。
主创阵容属于那种,在百科上都不一定有词条的,甚至很多主演,都是介于职业演员与业余之间。
最终金熊奖给了《格巴维察》,影片讲述的是在巴干·尔战争中,一对母女在战乱过后的悲苦命运。
这部电影,还拿了和平电影奖以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评审团银熊开了双蛋黄:《肥皂》和《越位》,一部是女女爱情片,一部是中东女孩对足球的热爱。
最佳导演银熊奖:《关塔那摩之路》,中东题材的反战电影。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桑德拉·惠勒《安魂曲》,比较罕见的惊悚片。
而《舌尖上的南极》也没有空手而归,虽然主竞赛单元颗粒无收,但在其他单元,获得了观众选择奖最佳长片。
张国利登台领奖的时候,脸都快笑歪了。
至于董熹,则擒获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坦白讲,听到自己名字被念出的瞬间,他是有些懵逼的。
直到站到舞台上,负责颁奖的嘉宾兼任评审之一的李英爱(大长今),将奖杯塞进他手里,并献上贴面吻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
“老子又拿奖了?”
如今董熹已经凭借《驭风少年》拿下金熊奖,《燃烧》拿下金狮奖,《月球》的戛纳影帝,如今再拿下柏林影帝。
不知不觉中,他快要集齐欧洲三大赏的影帝大满贯了。
“柏林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啊!”发表获奖感言时,董熹由衷的感谢道。
如今,他已经通关柏林,下一次估计就是终身成就奖或者以评审团主席的身份出席。
而戛纳还差个金棕榈奖,威尼斯则差个沃尔皮杯最佳男演员。
压力留给法国佬和意大利佬,看看究竟是先“投降”还是先“叛变”。
不过董熹估计意大利佬压力会更大,他这两年没有导演作品,但有主演电影。
既然要刷奖,肯定会更倾向于去威尼斯。
而随着影展结束,董熹也选择飞去了好莱坞,一方面是等待着奥斯卡,另一方面则是去验货。
为了拍摄《昆仑》,光是摄影设备支出,就高达几千万美元。
他一向是财大气粗,能买下来的绝对不会租,但很可惜,他要用到的摄影机,人家根本不卖。
其中一款ImAx-mSm-9802型摄像机,全世界只生产了4台。
更牛叉的时,这4台死贵死贵的摄像机根本就是有价无市,只采用租赁的方式服务于影视工作者。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财大气粗的导演拿着大把的钞票去商店挑摄像机了,完全是摄像机有选择性的挑导演。
更何况,董熹要把它运回国内拍戏,重要的是这家伙是个烧钱的无底洞,拍一秒就几十美刀。
所以《昆仑》也不会整部电影都是用ImAx胶片摄影,会在拍摄广角画面,尤其是风景等场合使用。
只有这种摄影机,拍摄出的效果,才能呈现出董熹想要的那种仙侠世界。
相比之下,《蜀山传》就跟乞丐似的,也难怪在洛杉矶跟董熹汇合的徐老怪,摸着摄影机就不肯撒手。
“有钱真系大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