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两年后,大旱忽临,武文方犹如一尊苏醒的雄狮,展现出其雄才大略万古一帝的风范,颁布一系列针对旱灾的有效措施。例如,开渠挖道,引进地下水,灌溉农田;建造沟通洪江与梁河水系的灵渠;投入巨大人力,建造连通莽江和满江流域的疏运河,将皇极大地各个重要地区通过水运联系起来;耗巨资聘请擅长自然之道武者,将无望海中海水由咸转淡,投入各地水库当中,以便不时之需。
在一系列方针贯彻下,旱灾在短短五年之内彻底解决,人人有水吃,处处农田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展,百姓们对武文方感恩戴德,赞声不绝,“仁恩帝”之名便是从寻常百姓们口中传出的。
武文方深得民心,帝统自是愈巩固,怕是再过不久,便固若金汤,无法撼动。而那些欲罢黜武文方帝位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实则是当年和武文方竞争皇位的各个皇子的心腹。
这些被武文方分封为王爷、诸侯的皇子们,大多对皇位死心未遂,遂趁此时机,小题大做,却是直扼要害。
武文方的确有推崇“异教”的嫌疑,“仲裁部”由历代对武帝王朝有过巨大贡献的元老组成,均是武者,其中不乏有思想顽固之人,坚决抵。制异教,自是震怒,不过此事倒是不足以罢黜武文方皇位。
但武文方自继位以来,灾难连连,却是事实,这是否是在说明,武文方的气运不足以担当帝位,或是身怀大劫,会给武帝王朝带来更大灾难,乃至十多万年基业,毁于一旦?
气运,真实存在。却无从判断。
仲裁部一众元老开始动摇,决议是否要罢黜武文方。
经过决议,最终结果出人意料,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占一半。最终的决议权落在太上皇“名杨帝”身上,可名杨帝在“福禄殿”闭关,欲突破武尊境界,不得容许半分打扰,唯有待他出世。才能真正决定是否要罢黜武文方帝位。
而在同时,由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联名呈给仲裁部的奏折散落民间,并有人刻意散布谣言,称武文方乃灾星转世,会给天地带来巨大灾厄。
人言可畏,人心善变。原本对武文方誉不绝口的寻常百姓遭煽动蛊惑之下,局部地区掀起了一股讨伐武文方的狂潮。
武文方大失民心,帝位岌岌可危。
而济度圣僧的出现似乎在冥冥之中改变了这一情况。
在当时,武文方以重金聘请的诸多道门、佛门正道之士不仅无法化解数百万怨灵身上怨气,更是连连有人道消身亡。下场悲惨。
正当一众正道之士束手无策之际,本来收到佛光圣地传讯要赶回大天门寺的济度圣僧忽然赶来,见河洛城故地怨气冲天,万鬼齐啸,怔怔站了半响,长叹一声,道了一句“我佛慈悲”,旋即独自进入河洛城。
不时,自城中突然传出浩荡佛音,犹如黄钟大吕。庄重神圣,响彻千里,更见佛光漫天,贯日冲霄。弥天盖地。百万怨灵竟是停止凄厉怨吼,沐浴在佛光之中,跏跌而坐,双手合十,神态安静宁详,一脸虔诚。诵念佛经,身上怨气不断消失。城外许多通晓佛门之术的修佛者见此一幕,知道这是佛光圣地不世佛法“大悲天诀”。
此为佛门禁术,以燃烧自身为代价,化悲天佛光,度世佛音,普渡众生,安抚亡魂,化去怨气,度一切,不仅针对鬼物,而且还针对人,使人皈依,遁入空门,遂才被定为禁术,在场正道人士迅离去,否则不消片刻,便会被度化。
与此同时,一众人等还惊讶,城中怨灵怨气居然如此之重,饶是修为距至尊仅有一线之隔的济度圣僧也只能以“大悲天诀”度化。
悲天佛光,漫天梵音,一直持续七天七夜才消失,没有人知道在这期间河洛城故地究竟生了什么事,只是待众人赶至河洛城时,现数百万怨灵消失殆尽,城中再无一丝怨气,似是被度化,得以脱,进入阴间,投胎转世。
此劫终于化解,实是幸事,可好消息往往和坏消息一并生,济度圣僧溘然长逝,坐化于城中一片破败广场中央。
此事一经传出,立即在天蒙世界掀起一片哗然。
事后,武文方亲自带领“武成军”以最高礼节将济度圣僧遗体送回佛光圣地,不到三日,便赶到大天门寺,熟知当时守在寺庙门前的僧人得知济度圣僧圆寂,竟是痛哭流涕,失声道“住持…”
原来,济度圣僧当时赶往佛光圣地是为了要接任大天门寺住持一职!
听闻这个消息,武文方和近千武成军心中震撼可想而知。
武文方和佛光圣地暂代住持圆崆圣僧长谈了一夜,二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次日,武文方便带领近千武成军离开大天门寺。
三天后,武文方回到帝都“武德城”,本对武文方此行颇为不满的文武百官,听闻济度圣僧居然是佛光圣地下一任住持,不敢再吱声。
四日之后,济度圣僧入土下葬。
而在同一天,皇极大地境内居然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不仅规模前所未有,而且旷日持久,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
这场稀世罕见的大雨,也让武文方失散的民心再次凝聚起来,若非其大修水利工程,遏制了洪涝灾害的生,不知要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当时被疯传的谣言不攻自破,武文方洞彻天机,未雨绸缪,乃真命天子。
经此一事,仲裁部元老无话可说,不再提及罢黜之事。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到半年,武文方便真正掌控政权。
一年后,河洛城故地新城建工完毕,武文方亲临现场,赐之“济度”二字,并以佩剑“龙骧”在城门两侧城墙上刻下一副对联——渡人不需仙与佛,济世只在真和善。
此对联是武帝王朝开始真正接纳佛教的开端,也为“佛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