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波兰军队的反攻时间并不遥远。在苏联红军两个装甲师的猛烈攻击下,第一道战线的丧失是一种必然情形。作为早夺预案在先的波兰军队随即展开反攻。
在预案里,苏联红军的装甲矛头在每一道阵地前造成的损失,一定会使他们稍稍停顿下来,并重新组织进攻。趁着这个时段,向对方的装甲部队进行猛烈攻击,将迫使苏联红军猛烈的进攻停滞下来。
准备进攻的是波兰步兵。
与苏联红军士兵相仿,这些农夫出身的士兵,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面对进攻时可能惨烈的的情景,也没有更多易于触动的神经。盲目而又勇猛,通常由知识不多的农夫们组成的军队,往往会具备这样的品质。
波兰的士兵们,不在意的准备好自己手上的武器。眼睛从堑壕的边缘伸出去,看着苏联红军方面已经几乎要完成准备的阵地。在初升的阳光下,一些士兵还在碉堡上忙碌着,为他们的碉堡增加更多的沙袋。
这时的天空,在初升的阳光下波兰军队的反攻拉开了序幕。
波兰军队的炮火开始对苏联红军刚刚完成构筑的阵地进行炮击,然而无论在机械化程度、炮兵素质还是火炮质量上。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剩余物资的波兰军队,并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
火炮的轰击刚刚开始,随即就被反击的苏联炮兵完全压制下去。
对于波兰士兵来说,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成群结队的士兵拉开分散的散兵线,在对方碉堡里射出的机枪子弹里奔跑。一些人在机枪子弹的打击下跌倒,就再也无法爬起来。更多的人,则伏下身子在地面上一寸寸的向前移动。
士气,是一个奇妙的词语。往往一支人数较少,但战斗意志顽强的专业士兵才可能对付得了更加紧张与残酷的战斗。其实,士兵们之所以顽强,那是因为还有希望。这些希望如同伏在地下,依然在冒着机枪火力前进的波兰步兵一样。
这时,天空里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这些就是波兰步兵真正的希望。
最前面,是一些来自于中华联邦的“军刀ABZ”战机。在这个世界上,除过美国甚为其副总统一贯支持中华联邦的态度,能够获得部队“飞镝”的技术,并研制出较先进的美国战机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飞机可以与这种“军刀”机进行空中的格斗。
因此,现在各国纷纷购买中华联邦生产的“军刀ABZ〃战机的生产许可证,并积极进行仿制研究以提升本身的空军实力。毕竟,从世界各处发生的武装冲突来看,空军实力往往可以决定战争的结局。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qljrjaaa@。
—————————————————————————————————————与波兰军中力量对应的,是来苏联方面保护其进攻力量的空中机群。随着双方战机的接近,随即一场高性能战机相互追逐的空中决战立即展开。
在晴朗的天空里,充斥着飞机坠落时发动机发出的呜咽,或者飘散开一朵朵白色的伞花。在飞机性能相当的时候,技术大约是唯一可以用来决定战场优势的最主要手段。
当空中战斗机的追逐展开时,低空里迅速袭来的是波兰方面的“蝌蚪”攻击机,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波兰方面军官的素养比起苏联方面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即使是地面装甲力量克星的“蝌蚪”机,难道在这一次应用的时候,就一点不需要改变作战的样式吗?
地面,苏联方面的坦克、装甲车上已经抬起的高平两用机枪,就证明了苏联方面对于这次突袭,是有所准备的。发烟罐被摆放在装甲集群的上风头。
一片片的烟雾在“蝌蚪”机飞行员的目光里仿佛一只巨大的手,把苏联红军的装甲集群从大地上抹了去。尽管如此,执行这个“决定战役胜负”任务的“蝌蚪”机的飞行员依然还是压低了机头,拖曳式加农炮在发现这些蝌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它们的怒吼。当然,大家想必会明白,大口径防空炮对付起这些小而灵活的“蝌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相对较低的高度,也使防空炮的炮手们捕捉起目标时倍感困难。
其实对付起这些“小家伙”,军刀ABZ有着更大的优势,可现在这些杀手正与对方的战机在天空里追逐成一团。
微风似乎并不想要帮助苏联方面,发烟罐发出的白烟,不久之后苏联方面的装甲集群从烟雾下露了出来。这时,却暴发出令几乎所有“蝌蚪”机的飞行员感觉到恐惧的一幕。
一直沉默中等待的数千挺机枪与更多数量难以计算的步枪与冲锋枪,几乎同时时刻响了起来。如同暴风雨一样的子弟几乎要形成密集的射流。“蝌蚪机”的飞行员,驾驶着小巧的飞机在子弹的波Lang里颠簸着。子弹击中飞机时,发出的“呯呯”的响声使飞行员们拼命摇动操纵杆,进行躲避飞行。
苏联方面,为了对付“波兰海军”这样的密集攻击,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几乎每挺双联装12。7毫米机枪的射手都接受了这样的命令,当他们射击的时候,将要以排(三辆装甲车上的机枪与其他轻火力)为单位,对同一架敌机进行密集打击。
这样的打击,成了波兰海军飞行员的噩梦!
52章 空母恶梦
“长官!”
在波兰军队的前线指挥官接到了参谋送来的情报。
在这时的战争指挥里,还谈不上什么有系统性的、富有效率的指挥手段。情报一级级的汇总,并逐级上报。这样的手续虽然比较可靠,然而它的延迟想必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清楚。
就是在这样一种指挥体系下,波兰军队很快受到了久经战争的,苏联军队的致命打击。
前线,“蝌蚪”飞行员勇敢的一次次俯冲攻击下,一枚枚火箭与12。7毫米的机枪子弹,横扫过由坦克与装甲车组成的阵地。钢铁碎片迸射的过程中,夹杂着血与火的洗礼,生命与呼喊一起在这战争上发出最后的声音。
由于波兰前线的接近地,专门为“蝌蚪”机布设了机场与专用的补给装置。完成任务的海军“空中航母”上的蝌蚪机并不用回到“空中航母”上去补充弹药。
当波兰海军方面的“蝌蚪机”完成第一波攻击之后,隶属于陆军航空队的“蝌蚪”机根本没有给苏联红军的装甲力量更多的喘息时间。海军的第一攻击波才刚刚脱离战场,它们已经从战线的低空闯进了战场。
看着这些铺天盖地而来的事实再一次证明,地面无论如何强横的力量,无论怎么样周全的前期准备。地面火力与空中火力平台有着天然的差别,就如同坦克克制步兵一样,这种差别或许在数量或者其他原因下,可能稍稍会有所变化。但从根本方面而言,这种天然的克制是不可逆转,并不能仅仅依靠勇气与热血克服。
如果引申一下这句话的涵意,即技术的差别仅仅依靠勇气与热血完全无法克服。毕竟,一支步枪的威力与一枚核弹的威力,绝对是本质上的不可逆转的差别。
苏联红军完全由坦克与装甲步兵组成的集群在阵地上呻吟着,无论是密集的机枪火力还是那些不时施放的烟雾,都不能阻止那些波兰海军飞行员,驾驶着“蝌蚪”机进行俯冲。
连串串的火箭弹,横扫而过的,如同带有火焰的皮鞭一样扫过的连串子弹。使地面上的人缩着脖子,隐蔽在一切可以躲藏的地方,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面对这种空中数百架“蝌蚪”机的密集的攻击,苏联红军的两个履带式重型坦克师受到了相当损失。然而,这些损失对于国土庞大,对于战争损失承受能力同样相当大的苏联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另外,这些装甲师,从某种角度而言,不过是一些鱼饵。套句中国的老话就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就在波兰海军的“空中航母”在凶狠的攻击着,苏联红军地面的装甲集群时,天空里出现了另外一队空中航母。这些“空中母舰”的身上有着夺目的红色的“镰刀与斧头”的图案。与这相配套的,则是大群护卫在附近的,刚刚自中华联邦买到的“军刀ABZ”战机。
这些正是苏联空军最强大的作战部队,但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对付那些在地面上,无处不在的炮火与弹雨中艰难前进的波兰步兵。又或者是,那些使用反坦克障碍形成的波兰军队的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