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统计,各国前往来大唐朝贡的次数为:小日本十九次,大食(阿拉伯)三十七次,林邑(越南南部)二十四次,真腊(柬埔寨)十一次,波斯(伊朗)二十五次。
其余南天竺、北天竺(今印度)、诃陵(印尼爪哇)、尸利佛誓(印度苏门答腊)等暂且不计。
在贞观十七年时,世界上离大唐最远的国度拂菻(东罗马),与大唐正式建交,在官方记录中双方来往共7次】
天幕语气幽幽:【东西网友见面场景,只在史书上留下一句:拂菻来贡,太宗降玺书答慰,赐以绞绮焉】
唐
听天幕语气,似乎想让朝廷与东罗马发生些什么?
房玄龄等人嘴角微抽,从神迹降临到现在,他们已寻摸到后人性格:看热闹不嫌事大!
从秦始皇对比亚历山大,再到大汉与罗马,如今又是大唐
不知后人又用西方谁与陛下相比?
“朕记得东罗马喜爱丝绸?”李世民放弃自古以来的拂菻名称,利落地改为后世东罗马,他摩挲着下巴吩咐侍郎:“他日东罗马使者到达,记得与他相谈丝绸西进之事。”
他神色踌躇地望向群臣:“西方对丝绸等物收以重税,朝廷是否也要收税济民?”
天下凋敝,为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大唐经济,他不取各道关卡商税,以图四方货物流通,让利于民。
未来朝廷是否要收取商税?
【就这样没了,现代讨论无数次的中西大国见面场景,就化为唐太宗一个利索的盖个章动作:东罗马走你!】
明
见天幕出现一行唐太宗盖章小人,朱棣手搭在案桌上,微眯着眼沉思:他继位后,数次北上草原驱鞑,但军费支出实在太过庞大,朝廷难以为继。
所以他想遣人南下西洋,一则宣扬大明之威,二则以让海上诸国以朝贡名义,与大明来往贸易。
他转向案上舆图,招呼太子及朱高煦:“来看看,明岁郑和就要南下西洋,接连海上诸国。”
朱棣虎目扫过哥俩:“看看是否有补充调整的。”
朱高煦伸了个脑袋,咋呼道:“延海倭寇众多,爹,现在北上无事,你让我去打倭寇呗!”
正好后人不喜倭寇,他杀的矮瓜越多,后人就越高兴。
好歹他们是老祖宗,总有满足后人愿望对吧!
见他两眼轱辘转,朱棣就知他没打好主意,懒得理他,直径问太子:“说说。”
他这个儿子,历来行儒家圣治,不愿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可他怎么不知道大明想要江山稳固,就需要兴师动众。
赚钱得前提,就需要劳民建造大船,出海给大明换利?
朱棣愁,他很愁啊!
站在继承人立场上,这一刻他理解到汉武帝心情。
要怎样矫正太子仁义性子?
被点名的朱高炽挪了挪圆滚的身子,
才慢慢道:“市舶司已经准备好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及战船,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
并且有天幕讲解可补充细节大局上并无填充,只需要在细节上稍加更改。
如:多带点丝绸及大明瓷器,好卖个价钱!
【所以身为大唐人,可以在长安吃胡饼,无论是东夷的毕罗,还是西戎的饼,又或者是南蛮的美食,北狄的手艺……在唐人看来都是胡食,没区别,他们只要经享美食便好。
如果喜爱吃甜食,只需要等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制糖技术后,大唐就有甜甜的糖水可用。
如何想尝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滋味,可以等唐太宗平定高昌,他会亲自监制葡萄酒,酿出八种色泽芬芳的红酒,亲赐群臣,让京师众人识得其味。
累了到酒肆观热烈奔放的胡舞,听明快激越的胡乐……】
汉
甜食?
刘彻眼眸迸出惊人的光亮:朕也喜欢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