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生暮死的蜉蝣懂,日升夜落的金乌懂,春生秋枯的杂草懂,轮回九世的金蝉懂,然而……凌驾众生的神佛却不懂。‘金蝉子紧闭双眼,冷声道:”不是不懂,他们是不敢懂而已。”
观世音菩萨看着金蝉子,他说的是金蝉,而非金蝉子,纵然僧袍香疤,也不认佛门弟子,终是要叛出佛门吗?反问道:“你真的懂了?”
金蝉子点头:“懂了。”
“可惜……”良久,观世音菩萨叹息一声:“喝下孟婆汤,走过奈何桥,懂的也要忘记,洗一片白,染一身尘埃。”
金蝉子满脸遗憾,遗憾的不是自己将要忘却,而是眼前的菩萨看不透:“正因为懂了,才洒然接受九世轮回,才含笑看神佛啖尽我肉身。可惜,你不懂,大慈大悲救难观世音菩萨不懂。”
观世音菩萨似乎听不懂金蝉子刺耳的嘲讽,缓缓道:“我不曾吃。”
“不曾吃一口你的肉,不曾饮一碗你的汤。我没有,你可曾知道。”
”不曾吃?冷漠旁观,又何尝不是罪?“
金蝉子睁开双眼,看着奈何桥上的游魂,开口道:“所以,我才愿意与你多说几句。”
观世音菩萨突然觉得莫名的悲伤,自心底而来的悲伤,当下不再言语,逃避金蝉子灼灼目光,
奈何桥头,又熙熙攘攘挤满等待过河的灵魂,都排成一列,等待那碗孟婆汤。
也有迷茫的灵魂,径直走上奈何桥,却禁不住诱惑回首,痛到痉挛,想往回走,想要归去,最终沉落忘川河,污浊的波涛之中,为铜蛇铁狗咬噬,受尽折磨不得解脱,或是永沉到底,不见一丝涟漪。
唯余一声声奈何。
金蝉子与菩萨并肩走到奈何桥头,一月白僧袍一雪色长裙,纵然一僧一佛,也宛如一对璧人。
黑色身影快步上前,替孟婆舀汤,金蝉子走到跟前问道:“我若去地藏王城,会如何?”
“会死。”黑影缓缓开口道。
金蝉子思索了一会,没有再问,他信孟婆的话,站立在一侧,看一个个麻木的灵魂,饮尽漆黑的浓汤,走往不知吉凶的来世。
金蝉子转身对着观音菩萨说道”你走吧,我独自一人想去看看九世轮回。“
金蝉子饶有兴趣地看着每个灵魂,前世或是商贾、或是帝王、或是乞丐、或是僧道……此一刻,都等待长桥之外,等一碗孟婆汤来忘却这一世。
这一世汲汲营营、勾心斗角,纵然赢得到了最后,也不过一碗忘记。
这一世窝窝囊囊、跪地乞讨,纵然卑贱到了最后,也不过一碗忘记。
这一世傲视苍穹、血战沙场,纵然热血到了最后,也不过一碗忘记。
……
这一刻,兴许是这一生最公平的时候。
有人不甘,有人不愿,有人不舍,有人期许……
有人不想忘却,不想饮这碗孟婆汤,越过孟婆走上奈何桥,最终跌入忘川河中,几个沉浮,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人不想饮这碗孟婆汤,不想过这座奈何桥,游荡在幽冥界,直至……被其他灵魂吞噬,被游荡的恶鬼撕食。幽冥界的灵魂无物可食,唯有灵魂可食。
或许,这碗孟婆汤就是救赎,不忘记过去,如何开始未来?过去就像一个泥沼,你越在里面挣扎,沉沦得越快。
如果,没有孟婆汤,这些灵魂将何去何从?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佛》
金蝉子走到忘川河边,曼珠沙华丛中,想起曾经一个叫曼珠沙华的女子,她在这里望了奈何桥千百年,可曾看到灵魂的归处?
“高僧,你在等谁?”一个苍老的声音打断金蝉子的思绪。
金蝉子看向说话的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脸上写满岁月的痕迹,眸中落满时间的车辙:“自然是等你。”
老婆婆闻言,一脸沉重:“你知道我会来。”
金蝉子的澄澈透明,难道只是一个假象,其心竟然如此繁复。
“五百年前,我就知道,来的一定是你。”金蝉子看向西方,眼神平静得骇人:“或许说,只有你能来。”
老婆婆心底一阵寒冷:“什么时候布的局。”而后自嘲一笑,“自然是你记忆苏醒之时,让诸佛啖你肉,罗汉啃你骨,揭帝饮你汤,你看着诸佛一点点蚕食尽你的肉身,看着你肉中的毒一点点渗入诸佛体内,纵然诸佛号称金刚不坏,五百年来,也被你的肉一点点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