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农民父亲总裁儿子黎蕊扮演者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村民男女老幼全体出动,战天斗地,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人间奇迹!

那个年代的人们是纯真的,没有人怀疑这一切的逻辑性。全国各地在沿着总路线创造惊人成就的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都表现出不甘落后和争创奇迹的决心。人们的干劲确实鼓得十足。在“小集体服从大集体”的口号下,社员的家畜家禽和其他生活资料都被集中在了一起。“人民公社化,不分你我他。”大梁庄的猪、鸡、鸭全部集中在了一起。大队办“万头猪场”和“万鸡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猪没多长时间就饿得精瘦;鸡开始传染瘟疫,几千只鸡几天就死光了;集中起来的鸭子也没活多长时间,河边到处是鸭子的尸体,把整个村子都搞臭了。有的村子把社员的房子也拆了,盖几间很大的房间,全村男女老幼都集中在一起,过大集体的生活。大王村把社员的私人小厕所也全部拆掉了,集中起来盖一个大厕所。由于厕所离庄子远,半年都没有人去拉屎。各村的山芋、花生秧子也要求集中在一起。那时候各家已经开始育山芋苗了,大队下达命令,把已育出的山芋种全部集中到大队育苗,结果很大一部分烂掉了。

花生和山芋是大梁庄的特产,村民依靠这两项收入来调剂自己的生活。成立大集体后,这些经济作物被连根拔掉了。理由是花生、山芋能赚钱,社员的钱多了,会发展资本主义。为了防止花生和山芋长出资本主义,全体社员同仇敌忾,消灭花生和山芋。大面积的土地荒芜了,长出了一人高的蒿草。

公共食堂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许多人就开始抱怨起来。因食堂缺乏管理,没有制度,因此每次开饭时秩序都很乱,年轻的有力气的人,吃得快,年老体弱的吃得慢。每天开饭的时候大翠总是挤在最前面,打的第一碗饭给奶奶,自己再挤进去就只剩下稀的了,稠的都让年富力强的人吃完了。由于一年没有收成,大家坐吃山空,靠卫星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许多卫星田其实就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的,把几十亩地里的庄稼集中到一亩地,庄稼在地里摞得一人高,来参观的人个个心知肚明,却没有一个人敢说破,否则就是反对社会主义,是特务、间谍、卖国贼,要抓起来游行批判。粮食越来越少,可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大食堂的饭也越来越少了,许多老人和孩子便开始饿肚子。干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突击队到各家各户搜粮食,翻箱倒柜、掘地挖墙,一些缴不出粮食的人被五花大绑游行批判。被搜出粮食的问题就更加严重,除了游行批判外,还要遭受突击队员的拷打。

这样的光景维持了一年,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出乎所有人意料。粮食大面积减产,村村都没有余粮,“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路线斗争天天搞,嘴可以封上,肚子可不答应。日子变得一天比一天漫长,社员们躺在黑漆漆的土炕上熬不到天亮。

身体衰弱的奶奶经常饿着肚子回家,两个姑姑和小叔也饿得面黄肌瘦,晚上睡不着,整夜整夜地哭。奶奶在队上清粮的时候让父亲偷偷地在地窖里藏了一袋高粱,这些高粱本来是喂牛吃的,现在却成了一家人救命的东西。奶奶在一开始就预感到要出问题,不幸果然发生了,天灾人祸,到处都在遭年成。父亲在深夜移开地窖上的枣树,悄悄下去拿了一点放在锅里熬。那时很多人都在饿肚子,人在饥饿的时候对食物很敏感,高粱的香味从奶奶的屋里飘了出来,许多人贪婪地伸长了脖子,抖动狗一样的鼻翼判断香味的来源,最后循着气味找上门来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农民父亲 二(5)

那时候虽然还是大食堂吃饭,但是每个人都定量供应,男人每天四两粮,女人和小孩每天二两。人们都饿疯了,顾不上粥的滚烫,拿起可以盛东西的家什舀了就喝。许多人被烫得大喊大叫,高粱粥几乎是直接灌进了肚子,接着便搂着肚子在地上滚。屋里的人越来越多,锅里的粥很快就见底了,大家于是就在屋里搜粮食,把炕都刨塌了,盆盆罐罐扔了一地。几个人把锅弄了个底朝天,然后拿起镢头就砸。大翠尖叫着扑了上去,用身子护着锅,脸上弄得全黑。队长问哪里来的粮食?大翠说她从娘家带来的。队长说放你娘的屁!蒿庄的人都快饿死了,还有粮给你!给我好好搜,搜出来人人有份!小院一时人声鼎沸,角角落落都是人。一家人的心悬在嗓子眼儿上。人们把每一块石头都翻起来了,却忽略了那颗已经干枯的枣树。

第二天,队长要带父亲去批判,大翠像一堵墙似的堵在丈夫前面。大翠满脸漆黑,披头散发,身上全是头天晚上弄上的锅底黑,两眼闪着寒光,样子很恐怖。大翠说高粱是自己从娘家偷来的,与东子无关,要批斗就批斗俺吧!队长说既然这样就把两个人都带走!奶奶哭着爬了过来。奶奶说你们不能带走我的媳妇,她怀着小孩啊!一帮人哪里顾得了这些,父亲和他的妻子被连推带搡押走了,身后传来奶奶歇斯底里的哭叫声。

连日的饥饿和劳累,大翠倒在了主席台上。父亲看见妻子的裤管里流出了殷红的鲜血,他狂叫一声,劈手给了押他的人两拳,把妻子抱在怀里。大翠脸白如纸,她软得像团面条瘫在那里。一帮人慌了手脚,赶快抬她去卫生所。

大翠流产了。这是奶奶渴望已久的孙子,奶奶腿一蹬就昏了过去。

。 想看书来

农民父亲 三(1)

一九五八年的寒流似乎来得更早些。才是中秋的季节,人们已经感觉到气候的硬朗了。海风挟卷着浪花汹涌而来,浪花被高高抛起后撕得粉碎,然后重重地砸在礁石上,发出巨大的怒吼声。海面上积压着厚厚的云层,黑乌乌的令人窒息。乌云簇拥着海浪向海边扑来,奔腾着,咆哮着。一道炫目的闪电划破海面的沉闷,暴雨倾盆而下。

大梁庄的社员群众聚集在学校的操场上群情激昂,意气风发。遽然而来的暴雨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激昂的斗志。

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

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纲领的激励下,人们倾注了最大的热情,岁月在激情中燃烧。“三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梁庄的群众把自己家的自行车架、钢丝、烟囱都拿了出来,“家家挖潜力,人人献钢铁”。 学校操场上建起了炼铁炉,火光熊熊,操场上灯火辉煌。各家各户的青壮劳力都去炼钢了。为了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队干部把各家的勺、铲、棒,甚至把墙上的钉子都拔了下来。做饭的锅被打烂了,因为有人民大食堂,各家都不需要做饭了。大翠为了留下一把铁铲,被突击队员打得满脸是血。奶奶藏在炕洞里的勺子被搜了出来,头上的铁簪子也被拽了下来,几根白发在簪子上飘舞,奶奶凄厉的哭声在空中回荡。后来,为了完成炼钢的任务,打鱼的船也被拆得支离破碎,上面的铁龙骨被拔了出来;拴牛的铁链子被集中了起来,扔进了土炉里。甚至连牲口蹄子上的铁掌也启了下来。大队要求“土里挖,水里捞,室内搜,室外找,令废钢旧铁升帐”,“叫钢铁无处藏身”。机关单位甚至拿出了保险柜、钢丝床,总之只要与铁有关的东西都得炼,把好钢炼成废铁,把成品炼成废品。大王县要求日产铁任务三百吨,全县建炉任务一千五百座,大多数就像铁匠铺子。上面给炼钢铁的人供应粮食,人们站在炼钢炉前,都快被烤晕过去,可嘴里有说有笑,心里劲头十足。接着就是捷报频传,某某公社完成任务几千吨,某某村完成任务几万吨。这些土炉子炼钢的质量根本不行,数量也都是假的。许多地方把日产几百斤说成几万斤,有的甚至浮夸成日产三千吨。省上于是组织全省干部在那里开全省大炼钢铁现场会。去的人一看只有几台小炉子,有的小土炉一天费很大劲才能炼出几十斤,哪来的三千吨?!

大炼钢铁收走了农民的锅,公社大食堂吃不上饭,家里想烧水都没办法,只好喝凉水。大梁庄组织宣传队宣传喝凉水的好处,说长征的时候战士们连凉水也喝不到,有的人甚至以马尿解渴,你们知足吧!大炼钢铁砍光了树木,到处光秃秃的连草也不长,食堂烧水都没有柴。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家家的烟囱上见不到炊烟,村庄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氛围中颤抖。饥寒交迫的人们集中在海边赶海,无奈搞围海造田的时候已经把这里的礁石填上了,哪里还有贝类动物的栖身之处?家家的船被拆了,铁钉炼钢,船甲锻铁,想到海里捕鱼都没有工具,就这样老人孩子还是日夜守在那里,期待着海浪把死鱼烂虾卷上来。后来队干部出面制止他们的行为,说是给社会主义的脸上抹黑,污辱人民公社大食堂。于是海边有民兵专门把守,看见谁偷海严惩不贷,巡回批判。

到处光秃秃的,荒草遍地。由于干旱少雨,许多地方粮食大量减产,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然而一些干部为了炫耀自己的政绩,向上级报告说,“卫星升上天,粮食大丰收”,农民“踊跃卖余粮”。为了凑够那多余的余粮,各村开展地毯式的搜粮行动,家家不能余一颗粮。最后连高粱秆、玉米秸、玉米芯、花生壳、豆秸、瓜秧等都成了口粮,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口粮都有几百斤了。这还不够,又假设每人偷了四十斤粮食,强行加到每个社员的头上,算起来每人的口粮又多了几十斤。最后向上级报告说每人口粮一千斤,一年都吃不完。

大梁庄响应公社的号召,向荒山要粮,向植物要粮。社员组织自救自足,把玉米包皮、高粱秆、豆角皮等都加工成了粮食。玉米秆浸泡后砸碎,然后在碾子上碾成粉末,晒干后与其它野菜揉搓在一起,就成了很好的食品。这些东西没一点营养,仅仅是能够填饱肚子而已。后来玉米和高粱秆也没有了,荒山上的藤类植物也成了提取淀粉的好原料。队干部号召大家把一日三餐改成一餐,动员大家多喝水,少吃饭,早睡觉,减少消化。向荒山要粮以来,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如今奇迹般地发生了,为增产节约开辟新粮源找到了新的途径,真是不用“一耕一镰的大丰收”!有诗为证:“柴草一身宝,出的淀粉真不少,制成食品样样好……”由于这些柴草具有原料丰富、用途广阔、制造简便、成本很小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公社于是大力提倡“粗粮细做,以草代粮”,“层层加工,一物多用”,“利用野生,开辟资源”,做到“不用粮,不用糖,生产食品供应市场”。这种“敢想、敢说、敢做,大胆创造”的好风格是值得学习的。与此同时,大梁庄大搞群众运动,开展“两储、三多、四不、五改、六净”为中心的竞赛运动。两储是:储代食品,储饲料;三多是:多搭代食品,多吃野菜,多喝稀饭;四不是:不大吃大喝,不做剩饭,不抛洒浪费,不拿粮食喂牲畜;五改是:改吃粮为粮草搭配,改三餐为一餐,改一样饭为多样代食品,改整粮粗吃为磨细吃,改粗粮粗做为细做;六净是:粮食磨净,磨膛扫净,面筛刮净,盆碗舔净,麸皮去净,饭菜干净。通过以上方法,使运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农民父亲 三(2)

然而大自然的规律是残酷的。古人已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的道理,地里没有庄稼,靠人为的节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管人们如何努力,如何勒紧腰带节省,粮食的缺口还是越来越大,靠几次运动和开展思想斗争是解决不了的。历史是个公正的老人。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沉重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我们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秋日的残阳斜斜地挂在天上,懒洋洋地往下坠,最后掉进了乌黑的云海中,挣扎几下便被湮没了。海风咸咸地吹着,熏冶着人们的神经。饥饿把所有正常的脑瓜搅得天昏地暗,一塌糊涂。大难临头的气氛笼罩着大梁庄的每一户人家。

各种各样的运动之后,公社大食堂也没有吃的东西了,队上于是要求社员自己想办法。家家已经断炊很长时间了,家里能做饭的家什也全部上缴炼钢了,玉米芯、高粱秆、红薯蔓很快就吃完了,大家于是开始吃树叶。山上的树砍光了,村里仅有的几棵树上的叶子很快被吃光了,最后连树皮都被剥完了。这些东西吃多了,肚子烧得很难受,一两天也缓不过来,整天喝水也不行,而且怎么也拉不下来,不久就浮肿得很严重,感觉走路都很困难了。奶奶躺在炕上不能起床了,父亲叫来医生,医生说这是饿的,吃点东西就好了。父亲于是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跑到海边摸了几条鱼,回来后在火上烧了烧就吃了。两个姑姑和小叔也饿得发昏。吃点东西后人就有了力气,大翠于是也要去海边摸鱼。父亲说海边看得紧,他是趁几个民兵睡觉的时候潜下水用网子拉的。寒冬腊月,海水刺骨寒冷,父亲回来的时候脸色发青,拥着被子好长时间才缓过气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偷捕的行列,民兵也是人,他们也饿得发昏,有时看见了装着看不见,甚至还央求捕鱼者给自己一条。

天大的事莫过于吃,天大的罪莫过于“偷”,“偷”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奄奄一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偷海上。天寒地冷,水深浪急。由于体质虚弱,一些人下海后就上不来了。淹死总比饿死好。大家前赴后继,公社最后不得不颁发戒严令,凡是靠近海边的社员一律按“反革命”对待,抓住后关押在黑房子里。

大翠的娘因为吃观音土中毒,浮肿得很厉害,浑身蓝荧荧的,弹指可破,睡倒后就没有再起来。大翠赶回去用一张草席埋葬了自己的娘,带回了自己的妹妹。家里本来就揭不开锅,又添了一张嘴,父亲只好把最小的妹妹送到大姑家去。大姑家在海岛上,四面环海,海浪每天冲上来的东西都被人吃了。渔民们天天吃那些东西,吃得看见贝壳就想呕。海里的东西拿回来没锅煮,只好放在火上烤,烤个半生半熟就开始吃。这些东西并不是每天都有的,有风的日子潮水涨得快,就会冲上来较多的东西;一般除了干枯的贝壳外,能吃的东西很少,但有了这些赖以生存的东西,海岛上还没有饿死人。那里对“偷海”的人的惩罚也是象征性的,为应付上级检查做做样子,听说支书和队长都因此被撤职了。附近与海岛上居民有一点亲戚关系的人都往那里靠,海岛人满为患,于是严格限制外来人口,发现了就遣送回去,毫不留情。小姑初到海岛的时候被藏在菜窖里,后来还是被发现了。大姑说我们家的人都饿死了,就剩了这个孩子,可怜可怜她吧!大姑说完磕头如捣蒜,检查的人仰天长叹一声,闭着眼睛离开了。

大姑没有孩子,嫁过去几年了,跟男人经常吵架。大姑的男人个头不高,心眼却更小。因为大姑模样周正,他防贼似的防着自己的女人。海岛上像样的女人不多,大姑的到来给那里带来了一抹鲜艳的颜色,岛上的男人,经常到大姑家串门。刚开始的时候大姑还跟他们说话,人走后男人便骑在她身上打她,后来就没有人再来了。男人又说大姑把村里的人都得罪了,打得比以前更狠。大姑受了委屈就回娘家住,哭着不回去。奶奶不敢对爷爷说,怕他脾气不好弄出什么事情。父亲听了气得浑身发抖,拿了一把菜刀就找姑父算账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