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点头,“估计罗伯特…艾格想要在任期内将迪士尼打造成全美乃至全球第一娱乐媒体集团。”
会议室的门打开,迪士尼影业和博伟影业发行方面的负责人比尔…菲尔顿走了进来,他先跟马修等人礼貌的打过招呼,然后开始了这次关于《暮光之城》的宣传发行会议。
好莱坞六大公司,在惯有的宣传手段方面都非常成熟,比尔…菲尔顿先让人将计划书分发到参与会议的每个人手中,然后简单的说了说一些传统的宣传方式。
像那些软宣硬广之类的,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
“我首先要强调一点。”比尔…菲尔顿这时转了话题,“《暮光之城》不是一部大众电影!宣传推广必须有针对性!”
马修轻轻点头,对这话完全认可,《暮光之城》是一部纯粹的青少年爱情电影,估计很少有成年人喜欢。
比尔…菲尔顿强调道,“电影营销的关键在于挖掘电影的核心信息,再把这个信息精准有效的传递给核心受众,而不是简单告知电影的信息。因此,内容和渠道两个维度的问题都需要解决,才能提高营销的效率。”
“现在拍一部电影,大家都希望发生奇迹,”比尔…菲尔顿又说道,“发生奇迹就意味着你的核心受众是普罗大众,也就意味着失焦。一部电影营销策略的制定,其实便是对核心受众的寻找:如果一部电影不能首先被喜欢它的人看到,就无法产生口碑。”
想找到核心观众,就需要先明确聚焦这部电影的气质和表达,以及在核心观众所接触的信息渠道营造适合电影的舆论环境,比尔…菲尔顿认为这是电影营销重要的一步。
马修并没有说什么,一直在竖起耳朵听,比尔…菲尔顿在好莱坞业内是有名的青少年群体营销高手,始终都在为迪士尼影业研究制定推广青少年电影的策略。
毫无疑问,他与《暮光之城》这部片子非常搭。
如今,有很多类似大卫…埃里森般的投资人进入好莱坞投资,有不少人冲着电影的光环进入了这个行业,对电影市场和产品本身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似乎只看重如何营销动作的“术”,很少琢磨其背后的“道”,而电影毕竟是一个结合了商业、艺术、文化、社会等多种元素的复杂产品。
很多人觉得做电影营销只要有活力有想法就够了,其实更重要的是带着敬畏心对电影作品和市场的钻研与思考、脚踏实地的把创意营销方案真正落实和执行,说到底就是专业性。
精准提炼电影的核心表达是重中之重,做好这一步需要日常对市场认知的积累和大量的思考与沟通。
所以,马修从来不会彪呼呼的自己去做制定营销推广方案的人,顶多也就是提个想法,但要让想法变成实际的方案,需要的恰恰是比尔…菲尔顿这样的专业人士。
当然,如今好莱坞一些中小型的发行公司,也会将宣传营销外包。
比尔…菲尔顿的话还在继续,“《暮光之城》是一部典型的青春偶像爱情电影,我们首先要打动的是青少年观众。所以,在固有的传统宣传手段之外,我们要将资源适当的向网络社交媒体倾斜。”
“从2006年社交媒体崛起之后,传统的电视、纸媒、门户网站不再是流量中心,媒体变得更垂直,更碎片化,这也意味着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难吸引。”
“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流量入口,面对这样的的变化,如何根据用户的偏好完成媒体渠道的整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就是精准营销……”
随后,比尔…菲尔顿详细介绍了大量针对青少年的宣传营销手段,除了社交媒体之外,还有与其他品牌的合作。
比如与青少年消费者占据大多数的麦当劳合作,通过销售联合促销的产品既可以赚钱,观众又接触到了电影信息,一举两得。
这也是在电影票房之外,寻找新的增值服务。
电影这么迷人,不该只赚点票房钱。
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在会议最后,比尔…菲尔顿还着重强调了一点,《暮光之城》在北美和海外的发行,分别由迪士尼影业和博伟影业负责。
这一点马修没有意见,他与迪士尼合作多次,知道这是新世纪以来华特迪士尼惯用的发行套路。
之前,迪士尼影业基本只负责制作,很少参与发行,不过最近几年迪士尼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美利坚有法律规定,好莱坞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三权必须分立。
比如华特迪士尼,它有制片厂,有迪士尼影业和试金石这样的制作公司,更有一家鼎鼎有名的博伟影业,专门用来搞发行。
博伟影业可以发行迪士尼的片子,也能发行其他公司的片子,在法律财务上,它和迪士尼的片厂是独立的。
事实上,迪士尼影业一直赔钱,但博伟影业利润却非常高。
至于与“放映”的分离,那就更重要了。
美国有反垄断法案,当年第一个开罚的,就是米高梅。
当时的米高梅,有自己的院线、片厂和发行公司,制作、发行、放映,一连串糖葫芦拉下来,问题就大了:米高梅的影院,只播米高梅的片子,用尽办法排挤别的院线,到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只有它一家独大。
所以,美国法院强制“制播分离”,要米高梅拆分为三。
如今,反垄断法案对制作放行与放映有着明确的规定,制作发行方与放映方不能有相同的董事会成员,不能交叉持股等等,以免某个公司变成一群势大力大到无法控制的怪物。
宣传是商业电影的重中之重,在好莱坞,什么时候贴正式预告、什么时候接受媒体访问、什么时候开放病毒网站都是很有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