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点了点头,带着人马往大同府地界走去。
经过流寇动乱,以及大明的强制征兵,山西地区显得尤为冷清。
路边尽是白骨,不知是战死的明军还是饿殍,白雪化后,许多残肢就裸露出来。
看来大顺国的兵马对待正经百姓,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友好,有些真正想种地的人还是受到了逼迫。
不过好在的情况是,夏军在一个冬天的时间里,快速开辟出来了一片崭新的地域,只要是流散的百姓都能第一时间有去处。
先收拢人口,再分配天下。
陆舟制定好何时进兵太原府的计划,就回到了大同城,前方的战事自有将兵操持。
而此时。
远在辽东的夏国守军也有了行动。
乌拉率领着漠南大军,已经与吴三桂对峙了大半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期里,吴三桂与夏国方面的书信不断,尤其是在祖大寿等人的联络下,山海关内的大明守军多有动摇。
这一日,吴三桂出关,前往远处的驿堡,是要与夏国使者进行商判。
“吴大人,京师告急,皇上召蓟辽、昌平、山东等地总兵入卫京畿。
可为何不见我等行兵?”
副将跟在一旁询问。
自从两年前的松锦之战以来,吴三桂的麾下部将一直都摸不清吴总兵的套路。
要说降清吧,最初的祖大寿等人在松锦皆降,唯有吴三桂拼死冲杀。
到了后边的夏国占据辽东,吴总兵依然是与夏国保持距离,多次多进京大明皇帝表示衷心。
三个月前,还收到大明皇帝御赐金腰带,尚方宝剑
“为何要行兵?夏国的威胁同样不小,我等要时刻守卫山海关!”
吴三桂信誓旦旦说道。
“我等有愧,看来吴大人是为了大明社稷,忠心不二!”
身旁的众将领感叹。
在这几年里,这样忠心的总兵已经不多了。
听闻蓟辽那边的总督王永吉就已经不听朝廷调令,有配合李闯的嫌疑
“吴大人堪为人杰!我等愿为大明效死!”
有几人神情激动。
可同样有人低头沉思,似在思考着未来出路。
“错了!”
吴三桂将众将表情一一记下,又忽然摇头。
再看着已经出了山海关,周围的将领也都是追随多年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