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户和乡村户,开始分离。
两者,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分野。
比如说,城郭户不交两税,不纳租赋。
他们交商税、牙契税(房产税)——是的,城市居民在大宋每年都需要交房产税。
所以,在大宋,民间的田地,有千年田八百主的说法。
城市里的宅邸,也是无定主。
一旦子孙不孝,再富贵的人家,也会家道中落。
譬如说,赵煦刚刚即位的时候,有司不是说找到了昭宪杜太后的后人吗?
堂堂太祖、太宗的生母的嫡系后人。
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离开了汴京,去了边塞谋生。
要不是赵煦新君即位,有司想起来,需要找开国太后家族来当吉祥物。
杜家人再过一代,就要和庶民无二了。
扯远了。
回到盐的问题上,在赵煦借着文彦博的嘴,逼着都堂将密州、登州、海州、明州等地新开的或者那些过去就已经存在,但如今已经扩大了生产规模,且采用了晒盐法的产盐地,设为‘市’后。
就等于在官方层面,承认了这些盐场的合法性。
允许这些盐场的盐,合法的流入市场。
同时也承认了,当地的盐工、盐商是城郭户,盐田则属于房屋、店宅、作坊一类的商业地产。
从而将他们从乡村户里剥离出来。
却,没有划定销售区域,也没有规定官府榷盐政策。
按照大宋社会的理解,只要朝廷不禁榷,那就可以敞开了卖!、
于是,原本还要偷偷摸摸的漕司官兵和东南、京东的私盐贩子们,现在光明正大的夹带海盐和鱼干,运到各地,公开销售。
而户部,在看到这些情况后,直接躺平。
也不争什么榷盐不榷盐。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煦放出了一个让户部垂涎欲滴的东西——榷糖!
比起盐,糖无疑利润更高,也更好管控。
只要抓住上游,就可以躺着收钱,还不用担心被人戳脊梁骨,引发社会矛盾——盐,没有人能不吃。
但糖,可以不吃。
看似这是缺点?
但实则是优点。
因为,大宋商品经济发达,城市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很多。
而糖又具有上瘾性。
吃过一次,就想吃第二次、第三次。
今年正月以来,汴京蔗糖与霜糖的热销,证明了糖的远大前途和在财政上的贡献。
于是,现在的户部也不管榷盐的事情了。
章衡带着户部度支司,直接扑到了糖业上。
如今正在和开封府争夺汴京卖糖所的管辖权。
同时也在和各家外戚打嘴炮官司,想要制定一部律法,将糖的销售,纳入户部专卖与监管下。
……
郭忠孝来到赵煦面前,将文彦博写的劄子,呈递到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