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陈光甫一脸疑惑的表情,罗耀国神秘一笑:“我们放出两成股份就能有一亿进账,这一亿如果拿去生息那自然是不划算了。可我们要拿去再投资呢?比方说投资钢铁厂和建设一批矿山。我们投入一个亿是不是也能再招募到同样多的商股呢?那就是两个亿,然后再撬动两亿的信贷有没有问题呢?这样就是四个亿了!如果要等军备部的预算,四个亿就得两年。现在我们几个月内就能筹集出来,光甫兄,你说我们这样做划算吗?”这个就是财务杠杆,在后世的那些公司中,比这个激进的大有人在。罗耀国接手军备部以后,就打算加大力度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将军备部每年两亿的经费变成五亿甚至是十亿来投资。
罗耀国的计划,换来的却是陈光甫的一声叹息:“没想到,真没想到。一年前几百万还是个天文数字,现在居然有几亿元的投资计划了!不过……这里面的风险也是极大的,毕竟现在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都不雄厚,我们通商行到现在为止只有两千余万的资本,总资产也不过三亿元。如果大家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进去,万一蚀了本恐怕就要弄出大危机了。”
现在不光是罗耀国拿出了宏大的投资计划,铁路、电力、港口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也非常庞大,投入的资金也是数亿亿计!其中同样也借助了金融资本的力量。不仅是贷款,还有各大银行的直接参股。
“大危机?”罗耀国一笑,无所谓的一摆手:“没有重工业,没有枪、没有炮才是大危机。现在我们南方已经安定下来,又有了自主的关税保护,这些重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只有好好经营怎么可能没有利润?这回商办了以后,我打算为这些公司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经营,我们这些不懂行的军头就代表大股东来行使监督权便可以了。想必到时候的经营还会上一个台阶。而且……这只是我的第一步计划。对了光甫兄,我们的联合证券交易所搞得怎么样了?”
联合证券交易所,这个可又是个摇钱树啊!罗耀国为这些重工业企业第一步的筹资计划叫“私募”,第二步还有“公开上市”。而且还不是仅仅在国内上市,还要全球IPO,目标嘛,自然是盯住了美帝国主义繁荣的华尔街。罗耀国在前世虽然不怎么懂经济,可是那个29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听说过的。还知道危机前,在华尔街上市的股票都卖得蛮贵的,如果能趁机去圈一把的话……钢铁、电力、铁路、军工、银行,又有相当于三分之一美国大小的南中国市场作后盾。这样的项目,华尔街的老板们似乎是应该有兴趣吧?几个亿的美金总归能筹集到的。
罗耀国一提到证券交易所的事儿,陈光甫这样精明的银行家自然马上想到了他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资了。而且这事儿本身可也是一笔大买卖!呃,现在中国和全世界除了苏联的银行基本上都是“混业经营”。不仅可以信贷和承销债券,还有承销股票和直接投资、股票投资等业务。
陈光甫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大笑道:“辅文兄不去干金融可真是有点可惜了。兵工厂居然还要公开发行股票,哈哈,到时候一定会被投资者追捧的,当今乱世有什么比军火买卖跟热门的吗?辅文兄到时候这个承销可别忘了咱们自己的通商银行啊!对了,这次募集商股,通商行决定拿出两千万来,钢铁厂和兵工厂各一千万!”
一想到兵工厂上市以后遭到投资者追捧的火热场面,还有那300%的利润,陈光甫这个资本家已经全然忘却了什么风险,这里面指不定还真是有杀头的风险的。要是将来国民党失败的话,陈光甫为国民党的兵工厂筹集资金,呵呵……
……
军备部的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的脑子里都是震惊。罗耀国刚刚把他的设想告诉大家。包括副部长兼化工局局长马君武、冶金局长陆明、军工局长刘式渊、矿业局长陈立夫、航空局长杨仙逸、船舶局长魏翰、秘书长宋美龄、改制办公室主任章乃器在内的整个军备部高层都被罗耀国的想法所震撼了。
钢铁厂要改制为中华钢铁公司,兵工厂要改制为中华军工。然后募集商股,聘请专家来经营,几年之内还要公开发行股票,并且还要到外国去发股票,圈洋人的钱……当然,在某些知识分子和左派人士眼里,这也是卖国――卖国家控制的公司的股票。
以后,钢铁厂和军工厂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通过招募商股和证券市场来筹集。军备部的预算将重点投入,一、稀有金属、铝还有各种特种合金的开发、生产。二、化工,特别是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三、航空,将寻找境外合作者,在国内新建大型飞机制造、研发基地。四、造船,将广州建设中的船厂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合并成立中船公司,将来也要准备商办,不过目前还必须要继续投入资本。五、要做好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工作,以应对战时进口中断的局面。
最后,军备部的长远目标就是在未来十年内,建立起能够打赢一场世界大战级别的大规模战争所需要的一切重工业和基础设施,以及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又要打世界大战了吗?所有人的脑袋里都升起一个不祥的预兆。。。。。。
。。。。。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百六十 9。18之局 上 求收藏
9。18事变,不抵抗政策!在另一个时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爱国的张学良将军因为服从了卖国的蒋介石的命令,几十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便将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了……不过,罗耀国前世显然是属于极少数。因为他所了解到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肯定不是正确的。他所知道的历史是张学良将军并没有服从所谓的不抵抗命令!他所知的东北军所谓“不抵抗”分为三部分。
一是9。18晚到9。19日沈阳沦陷。当时爱国的东北军仅在沈阳部署了一个旅的兵力,东北军的根基――兵工厂、武器库、金库和大本营居然只有一个第七旅在保卫!根据今世罗耀国对东北军战斗力的分析,一个旅的东北军撑死了也就和一个大队的日军相当吧!要能抵得人家上一个联队的话,绥远、陕北的红军早就……只有这么点兵力看守老巢,这个张学良怎么说呢!人家不来偷袭都对不起天照大神了!这一个旅据说是奉了老蒋的命令不放一枪丢掉了沈阳,而日军则出动了两个独立守备大队花了十七、八个小时才占领了“不抵抗”的北大营!
二是东北军驻扎在东北的主力部队,吉林省的驻军五万多人,还包括东北军或许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重炮团。这支部队被我们爱国的张学良将军把交给了自己敬爱的老师――爱新觉罗。熙洽!就是那个发誓要恢复大清的熙洽。其它什么就不用说了……无语了。
三是张学良将军违反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带领了关内的东北军主力跑到锦州去布防。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段历史?是不是罗耀国的前世被误导了?总之,张学良的十几万大军在锦州附近和日军对峙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一月二日,张学良才奉命不抵抗,放弃锦州跑回了关内。至于奉谁的命令?应该是……孙科吧?当时老蒋已经下野,理论上说是老百姓一个,张学良没有理由服从老百姓蒋介石吧?以孙科为首的粤系当时曾经短期执政,根据国民党方面披露的资料,孙少爷的政府是明确下达了抵抗的命令,或许背后又有什么密电吧?反正张将军那么爱国,是不可能没有命令一枪不放就丢掉锦州的。
不过那都是前世的事儿了,这前世不是没有罗耀国这只不负责任的大蝴蝶吗?罗耀国知道自己这几年使劲扇着翅膀,早就把历史篡改的面目全非了还会发生吗?如果会发生的话,东北军应该是拼死抵抗了吧?这回他们是中央了!没有理由听蒋介石的话吧?再说到1931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指不定就是自己了,呃,自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电全国,坚决要求东北军抵抗至最后一人一枪!
可是,万一他们还是改不了老毛病呢?这样应该怎么应付局面?
军备部小楼的顶层,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就在讨论着类似的问题――如果,呃,就是可能的意思,五年后中日两国发生战争,我们应该怎么办?
罗耀国、白崇禧、蒋百里、安思华、吴子良还有……军备部秘书长宋美龄。六个人围坐在会议桌边上,一边儿品茗着香茶,一边儿讨论着这个沉重的话题。
几个正儿八经的军人倒还好,听到惊世骇俗的日本威胁论也都是平静如常,或许是对这个恶邻早有警觉。只是惊得宋御姐有些花容失色了,她可没想到,今天罗耀国召集了一伙“心腹”居然是要讨论这样吓人的问题。又或许原来不是讨论日本威胁论,结果看见自己很不知趣地跟进来以后才临时改变了话题的吧?还是先听着吧,就当是听故事了。
白崇禧表情严肃,似乎是早有准备,此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读了起来:“根据各方面从公开信息中搜集到的情报,日本的国民收入在1914年欧洲爆发后,迅速增长,但1921年以后,由于战后萧条引起了经济危机,急转直下。一直持续至今,国防经费一直没有大的增长,维持在国民收入的3%――4%的水平上。日本的重工业化也因此有所放慢,到去年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大约是轻工业占63%,重工业占37%。钢材的年产量今年预计是120万吨。比之本世纪初增加了五倍……而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北方尚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各项工业建设都进展缓慢,唯有奉系核心地盘辽宁省的重工业有所发展。南方自民国12年韶关、海南两大钢铁厂开工建设以来,重工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比之日本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预计今年南方的钢材产量在二十五万吨左右,仅相当于日本在日俄战争后的水平。而且在特种钢,军工钢领域差距更为明显。
……根据预测,日本到1931年的钢铁产量应该能够超过250万吨,即在现有水平上增加一倍左右。而我们的钢铁业发展计划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届时也将拥有约250万吨的产量,基本上可以追平日本。不过这仅仅是产量,而非质量。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基础设施薄弱,因此有着较大的建筑用钢需求,产量也比较容易扩充。但是要获得特殊钢、军工钢的技术和工艺以及设备的难度非常高,即使我们能从美国和德国获取相关技术,消化吸收也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此外在飞机、舰船、化工等重工业领域,我们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也更加难以超越。因此可以预见,到1931年,中日之间在重工业领域的实力对比上仍然会是日本占明显优势……”
“不过……”白崇禧放下手中的文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微微一笑:“我们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可能。我们参谋部自辅文弟主导之时起就一直在做相关的研究,根据我们的分析,日本虽然在重工业和军队素质上领先,但是也受到其土地狭小,资源匮乏的制约,我们估计他们很难维持长期战争。所以只要我们能坚持作战,即使打不赢,拖也能拖垮他们,只不过……我们的问题是不统一,特别是北方局势混乱,很难形成合力。而日本最有可能入侵的地点又恰恰是东北。”;
罗耀国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琢磨了一会儿。这段时间把钢厂和军工厂改制的事情丢给章乃器和陈光甫等“专业人士”之后,他的主要精力又回到了为今后中日战争的布局上来了。拖!这是另一个时空抗日战争中的法子,现在又被白崇禧提了出来。只是……仅仅是日本被拖垮了吗?
“是要考虑持久战的问题,不过我们还是要先立于不败之地。”罗耀国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我们是要拖垮日本,而不是和日本一起被拖垮。如果要维持长期战争的话,不仅仅是重工业的问题,还有经济问题。一个崩溃的经济是不能支撑一场胜利的战争的。我国现在的经济中心仍然在东南沿海和华南沿海,那儿的税赋占到国民政府总收入的八成。而我们的海军又全然不是日本的对手,至少五年内连一战的可能都没有。如果东南沿海和华南沿海都沦陷或是毁于战火的话,我们的财政恐怕就立即破产了。所以我们应对未来中日战争的第一个措施是要完善东南和华南的海防。去年我们曾经向英国订购过三十门12英寸和14英寸的重型大炮,现在已经开始陆续到货了。我想是时候开始在上海周围修建海防要塞了,我的设想是在吴淞口、崇明岛、杭州湾、舟山等地修建炮台,同时也要准备建造浅水重炮舰……那三十门大炮或许不一定够用,咱们想办法再买,总之一定要确保东南海口无虞。一但中日开战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以水雷和炮台封锁长江口和珠江口。”
先确保老巢不失,然后再考虑破敌。这个法子对吗?历史上张学良不就是因为老窝空虚而被人抄掉的吗?总不能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一不小心没有看住东南的钱袋子让日本人夺去吧?只是国民革命军的兵力好像有限,既要保住老巢,又要增援东北够用吗?
蒋百里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蹙了蹙眉毛:“如果要保东南和华南的话,咱们陆军的兵力可就不足用了。我们现在就只有二十师的陆军,而海军又非常无力。即使有要塞可倚仗也不过是守住几个要点,不可能保住整个海岸线不失。日军依然可以选择任何一地登陆。那我们岂不是要将主力部署在南方地区了吗?而且……还要防备北方军阀趁机南下。这样我们还有多少兵力可以派去东北呢?”
。。。。。。。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百六十一 9。18之局 中 求收藏
“……吾观中日必有一战,只是时间早晚罢了。这环球之内资源财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持所有国家都成为强国、富国。而在亚洲,西方列强的势力已经处在消退之中,未来能够崛起成为亚洲之领导力量,控制亚洲之财富、资源的,似乎只有中国和日本才有这个资格。就凭这一点,中日一战就难以避免了。这一战不是中国踩着日本的尸体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就是日本攫取我们的血肉成为亚洲的霸主……也可能是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罗耀国在桌子上敲了敲,不自觉蹙起了眉头。对于中日一战不可免,他是毫不怀疑的。中国打垮了日本就毫无疑问会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冲着这一点,哪怕是日本不来侵略,等将来自己掌了权也是要发兵打上门去。只是这一战其实并不好打,要打成两败俱伤容易,要真正打赢就不容易了。日本固然有土地狭小、资源匮乏的弱点,但是中国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工业基础薄弱,五年之内根本追不上日本,十年或许还有希望,只是日本也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其次就是不统一,如果军政能够统一,五万万人能够一心,就是没有现在的重工业建设也不惧日本。但要统一似乎只有凭借武力,要使用武力进攻北方军阀,他们势必会将兵力集中到南线,而造成东北空虚,最后给了日本可乘之机。历史上不就是这样吗?所以这9。18之局并不好布。
罗耀国转过头,看了一眼那位紧紧拧着秀眉,一脸忧虑的大姐姐宋美龄。心道今儿的会议可就是为您一个人开的,那些事儿不方便和老蒋明说,又要让他这个委员长睁一眼闭一眼才能执行。所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