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相互厮见过,杨庭俊虽恨不得将眼睛留下,却还是跟着荀大老爷、荀家大爷和荀君晖去前面书房去,方氏这边只留下荀淑芳姐妹们说话。
荀淑芳今天穿着一件大红的妆花褙子,水红色绣花宫裙,头上金珠翡翠,脸上浓妆艳饰,一派华贵气象,不知是不是嫁了人的缘故,人似乎稳重了许多,正坐在那里和方氏淡淡地说话,态度语气颇为矜持。
荀卿染趁早此机会打量荀淑芳带来的丫头,头一个就是春桃。不过几天工夫,春桃出落的越发出挑,人如其名,一身粉嫩的装扮。仿佛熟透了的还滴着汁水蜜桃。身上竟带着整套的赤金嵌玉头面,更显得皮肤白嫩,一双杏眼几乎滴出水来,眉目流转间,却是少女难以匹敌的风情。她虽然虽微低着头站在荀淑芳身后,但是胸脯却挺的高高的,让人无法忽视。
春桃旁边依次是采香和蔷薇,穿戴也与在荀家时不同,旁边还有一个脸生的丫头,却是没有喜鹊的影子。
“……多谢太太惦记着,一切都好。一进门夫君就让我管家,以前太太总舍不得教我这些,我也高兴太太疼我,只是如今都要从头学起,还要夫君,真真累杀人。太太是有福气的,有大嫂这么能干的人帮衬着……”
荀淑芳说着话端起桌上的茶碗,只用碗盖轻轻拂了拂茶叶末,就放下了。
“太太的六安茶也是好的,只是我吃了夫家的茶,便再吃不下这个,春桃,把咱们的茶拿出来。”
春桃果真从随身的荷包里拿出一个茶叶包来,交给在旁边伺候茶水的巧英。
巧英没敢接,转头去看方氏,方氏的脸色早已经有些不好看,倒是荀大奶奶在旁陪笑。
“大姑奶奶这想必是好茶。”
“这是福建的大红袍,听杨郎说,全天下只有那么几棵,一年不过几两茶叶,都进到宫里。我每日便喝这个,也不觉得十分好。”
“大红袍,唉哟,那可要借大姑奶奶的光,尝一尝了。”
方氏抿着嘴没说话,巧英便拿了茶叶下去,一会果真换了茶水上来。
荀淑芳这才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叹息道:“可怜,喝了这个,便喝不下别的那些杂茶了。”
方氏喝了茶,脸上便陪出几分笑来,亲切地询问荀淑芳在夫家的境况。荀大奶奶陪着说了会话,就下去看督促厨房的人准备饭菜。
荀淑芳站起来向方氏说想去水畔居看看。
“才离开几天,实在是想我这三个妹妹。”
方氏自然不会反对,荀卿染几个也站起来,陪着荀淑芳一路到了水畔居。荀淑芳先去了她原来的屋子,因这屋子已经给许嬷嬷住了,她看了看就出来,又去了荀淑芝和荀淑兰的屋子坐了,最后才到荀卿染的屋子来。
荀淑芳一进荀卿染的屋子,一反常态,只默默坐着并不开口。荀卿染因看着荀淑芳送的金镶玉的手镯价值不菲,就赞了两句又道了谢。
“这些算的什么,妹妹想要,多了没有,只是这个,一箱子是拿的出来的。”荀淑芳淡淡道。
荀卿染陪笑,心道,看来杨家果真豪富,以前荀淑芳对财物的仔细,现在都能说出这样大方的话来。
“三妹妹还记得我从前说的话吗?”
屋内伺候的人都出去了,荀淑芳看着荀卿染说道。
荀卿染一愣,想到什么,便不招搅荀淑芳的话头,只说,“大姐姐说过的话多了,不知是指什么?”
“算了,不用你,我一个人也行。”荀淑芳没头没脑说了一句,便坐到荀卿染的妆台前,招手叫荀卿染。
“我这钗有些歪了,三妹妹替我重新理一理。”
荀卿染见荀淑芳头发一丝不苟,钗环错落有致,哪里需要理,不过荀淑芳如此说,她只好走过去。
荀淑芳拔了只金钗在手里,一手托起脑后的发髻,她今天穿着立领窄袖褙子,衣袖又长又窄,这么举高着手,也只露出手背。
荀卿染接了发钗,低头一看,荀淑芳托高发髻,正好露出一段雪白的脖子,衣领内露出个红红的印记,齿痕宛然。荀卿染不过瞥了一眼,就转开视线,帮荀淑芳插上钗子。
荀淑芳在镜中一直看着荀卿染,笑道:“妹妹也是要出嫁的人了,还如此腼腆。”
荀卿染笑笑,并没答话。
“前面饭菜都准备妥了,请大姑奶奶和三姑娘快些过去。”思安院的一个小丫头来传话。
荀卿染便站起来,荀淑芳却懒懒地坐在临窗的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