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好闲啊。”席宝悠哉地躺在摇椅上,看五三哥哥跟三伯学制药,院子里泛着一股子中药味,但并不刺鼻。
三伯一般操作着半自动研磨机,把三七磨成粉,一边笑呵呵地对席宝说:“喜宝不喜欢清闲吗?要不然我们明年过年不停产了?”
“别吧,难得有个年假,要是剥夺了这两个月的休整期,大家会觉得很累的。”席宝急忙驳回。
虽然菇房停产会损失很多收入,但忙活一整年的西岐村人,真的需要过年期间这一段假日的。
像他们家一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逗逗孩子,放松身心,明年才能继续努力。
想到明年,席宝又记起来中午吃饭后,爸爸跟太爷爷提过的事,“对了,过完年之后,所有菇类的种植量全部翻倍,我们真的忙的过来吗?”
西岐村的菇子已经打出了名气,去年先后只是有四个镇子确定长期收购鲜菇,过年停产之前,又有相隔较近的、属于另一个城市的五个小镇提出来,也想收购鲜菇去卖。
太爷爷在过年之前,到镇上去,跟所有已经有、或即将有交易关系的供销社负责人吃了顿饭,把新的一年里两种低价鲜菇的产量定下,顺便还加上两个新品种——杏鲍菇跟白玉菇。
这是席宝爸爸新加入的两样蘑菇,因为西岐村建立的太阳能烘房周转量有限,这老品种全部增产的情况下,烘房能赶得及烘干那些老品种就不错了,新品种菇子根本没发加入进去,所以只能卖新鲜的或者是直接晒干的。南城只收烘干的,这上好的新品种,也只能销给镇上的小供销社了。
几个供销社商议之后,要求低价的平菇、草菇产量在年前的基础上,再翻倍。
而新品种菇子虽然口味更佳,但价格摆在那,新鲜的菇子都要三毛钱一斤。这时候,新鲜猪肉,带肉票去买,也就七毛钱一斤,这没有晒干的新鲜菇子,卖到三毛,可不是一般家庭能经常购买的,所以他们不想收购太多。
新培育的白玉菇、杏鲍菇,生长期分别是一个月、一个半月,席宝爸爸依然是按照生产线划分方式,控制菇子的出货期,保证是半个月出一批货。这两种菇子都是空间优化品种,在不堆积的前提下,能放八到十天,他们半个月出一次货也就差不多了。
一餐饭之后,他们各自签了合同,草菇、平菇总体收购量再翻倍,也就是每天都要出三千斤,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产值了,这些将由红茵镇供销社统一收购,然后平均调拨到另外几个镇子的供销社去;新出的白玉菇、杏鲍菇每十五天收购一次,每批收购两千斤白玉菇、两千斤杏鲍菇。
三伯今年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但因为家里有书记、有文教助理、有大队长,还有饭前饭后议事的习惯,所以他对村里大事也算门儿清。
“老头子都跟人签合同了,当然要翻倍生产。”他这是回答席宝之前那个问题,“再说了,你孙伯伯不是又改良了烘房、蘑菇架子么,明年会用新的作业方式,比之前那个轻省一点,再加上还有知青们帮忙,能忙的过来的。”
其实不止是跟蘑菇相关的东西被改良了,就连普通地里,也多了好些方便好用的农具,大家做完同样多的事情,耗费的时间、体力都大大减少了。
席宝的太爷爷就是算过村里的这些状况,才会跟那些供销社签合约的,不然签了合同供不上货,那可就成了一个大坑。
“能忙的过来就好,我是怕大家太累了,钱这玩意,赚到的够用就行了,没必要太拼的。”
三伯听席宝这么说,挑了挑眉,“哦,你觉得钱够用就好?可我怎么听你爸说,就是你先提出来要赚钱,你爸才开始研究这些蘑菇的?”
“……”席宝在躺椅上翻了个身,无语望苍天,“我就是说了,希望咱家能成为万元户,按照去年的赚头,咱家顶多十年就可以攒到一万块了吧。”
三伯愣了一下,“你爸还愁着呢,他以为你想一两年内让全家赚上一万块,所以使了好大劲去研究各种东西……”
席宝:“哈?”
一两年内赚一万?
天哪,她这个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都不敢在这个年代想这种事,爸爸他居然是以这个为目标!
三伯知道他们父女俩的沟通出问题了,笑哈哈地摇着头,把刚刚研磨好的三七粉让五三给装好,“你们啊……”
“按照现在这个势头,今年肯定是赚不到那么多,不过,也要不了太久咯,咱家毕竟还存着五千多呢。”
“等等,咱家有这么多钱?”席宝又懵了。
三伯诧异,“对啊,咱家账务是透明的,大家都知道,你没问过你爸妈吗?”
席宝:……
她就是在家里没买上三转一响后,下意识以为自家没钱,根本没跟大人们求证。
三伯也无语了,“行了行了,现在你知道了。”
“不过这年头,光有钱其实也没啥用,就像去年我们去南城买自行车,带着那么多的工业券,愣是没能买回来一辆车……”
本来么,席家自己也能攒一些工业券出来,再加上席国雄寄过来的那些,足够买两辆自行车了。可在席宝去小包村那段时间,席家抽空让人去南城大商场买自行车,却被告知没货了。
他们明明看见里面还有自行车来着,那估计是要留给专用券拥有者来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