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体制内人员薪资相比,差距是天壤之别。
当时有个段子。
互联网行业员工薪资很高,创业公司业绩不好,老板到处拉投资,然后给员工发工资,完全是老板在给员工打工。
此时的计算机的毕业生,大多都不会看的上体制,而是直奔私企高薪诱惑。
随着这行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发展饱和。
新公司越来越少,老公司业绩上不去。
投资者不看好,越来越多公司关闭,互联网行业人员需求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每年大量的大学生毕业,趋之若鹜的选择高薪的互联网行业。
造成整个行业人员迭代相当快,基本三十五岁就要面临行业淘汰。
这一顿饭下来,刘飞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全程在热情的当捧哏,最终几个学长接过苏易的高薪邀请。
刘仁杰博士时间比较充足。
剩下一年基本都是搞论文,导师学术派的专家,基本不会拉他当义工。
徐本昌、林艺群还有不足一年毕业。
基本也是忙论文,偶尔给导师打杂,事情也不多,也可以全职。
林艺群通过朋友介绍,与深市的一个互联网公司提前沟通了,不出意外春节后就去实习。
他和徐本昌是一个寝室的,他主要是陪室友来,顺便也看下机会。
听到苏易说做社交互联网,马上没兴趣了,这年头做社交谁还能做过企鹅。
虽然投资的钱不少,但互联网行业人员成本很高,几百万也就够用一年半载的。
考虑这些因素,最后还是拒绝苏易的要求,安心等着去深圳入职。
人各有志,苏易能找到三位高材生也知足了。
再加上刘飞宇,班底也就有四个人。
不过刘飞宇虽然可以加入,但时间比较短。
也就准备没有专业课的时候,多去公司那边跟着一起做。
苏易听着刘飞宇和几位学长聊天,感觉刘飞宇很有想法。
在互联网技术和产品上,都有不错的理解,属于综合性人才。
在互联网行业一直有一句俗语。
懂技术的人好找。
懂技术和产品的人不好找。
懂技术、产品、运营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