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林灯抱着这样的想法,又面了几个前来应聘的老师,但很遗憾的是,不知道是流年不利还是她的要求太高,三天过去了,林灯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
&esp;&esp;就在她几乎感到绝望,想要在两个相对还算不错的人选里挑选一个时,朱氏突然气势汹汹地来了,开口便是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林淑婉,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天天让这么多人在家里进进出出,还有男人,你要不要脸啊你?!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esp;&esp;朱氏会来找麻烦,完全在林灯的意料之中。所以她虽然有些烦躁,但并不惊慌,只是故意用气声虚弱地说:“母亲息怒,我只是在挑选合适的先生而已,身边一直都有彤云跟着,并无任何逾越之举。”
&esp;&esp;朱氏估摸着林灯也没这个胆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偷人,但她还是很看不惯林灯这种让外男进出家门的行为:“你说没有就没有了?我看不见,外头的人也看不见,人家可都不知道怎么想呢!不行,我不能让你再这样败坏我们姚家的名声!”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掉落10个红包~
&esp;&esp;那谁就是男主……你们晓得的吧~(▽)
&esp;&esp;杨哲思
&esp;&esp;上课
&esp;&esp;“母亲,您多虑了。”林灯温温柔柔地说道:“我要请先生、学认字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不知有多少人说您思想开明,善待儿媳呢,哪有人会说姚家的半句不是?”
&esp;&esp;思想开明、善待儿媳……这些说法和朱氏根本毫无关系。
&esp;&esp;姚家虽有些家底,但朱氏是个穷怕了的,向来吝啬得很。就算明知道林灯身体不好,每个月还出了菜钱和厨子一半的工钱,朱氏在去买菜的时候,还是会刻意挑便宜的买,给林灯的吃食甚至一度不如下人。
&esp;&esp;主要是因为林灯体弱,不肯服侍她一日三餐的事情,让朱氏心里老是憋着口气。
&esp;&esp;想当年她给人做儿媳妇的时候受了多少气呀,怎么能让这么个病秧子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享清福呢?
&esp;&esp;好在林灯在吃的问题上还是比较重视的,除了和朱氏约定好的那样给厨子一部分工钱之外,她还给了人家另外的赏钱。
&esp;&esp;正因如此,厨子给她送来的饭菜虽不说多贵重,但还算过得去,没有按照朱氏提供的标准来。
&esp;&esp;要是姚家没有厨子,要由朱氏亲自做饭的话,林灯估摸着自己只能顿顿喝没有什么油水的面片咸菜汤了。
&esp;&esp;听林灯说现在外人都在夸赞自己,朱氏有点不敢相信,不过她的脸色还是缓和了几分,将信将疑地说道:“真的?”
&esp;&esp;“当然了,不说旁人,我心里也都念着母亲的好呢。只是婉儿身子不好,又笨手笨脚的,怕服侍不好母亲,因此才未能常常伴在母亲身侧。”林灯说着,示意彤云去把她之前准备好的一对银镯子拿了出来。
&esp;&esp;“这对镯子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嫁妆,这上头的凤凰怪好看的,我戴可惜了,正想送给母亲呢。”林灯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把镯子往朱氏手上套。
&esp;&esp;那镯子的花样老气得很,戴着又不能沾水,林灯从来都不戴,就想着拿给朱氏做人情,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esp;&esp;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朱氏得了林灯的一对镯子之后,确实不好意思再骂她了。甚至朱氏还在心里头想,这个林氏倒还算懂事。想来林氏读书,也并不是为了像外头那些不正经的女子一样抛头露面,而是想要取悦她的儿子,尽早同安儿圆房……
&esp;&esp;这样一想,朱氏心里就不是那么抵触林灯读书的事情了。毕竟她也知道自己的那个儿子,就是喜欢有点文化的女子。
&esp;&esp;不管怎么说,林灯都是姚家明媒正娶进来的少奶奶。朱氏要想早日抱上孙子,还是得靠林灯。
&esp;&esp;儿子在外头招惹的那些个狐媚子,朱氏还是不愿意认的……
&esp;&esp;“咳,既然如此,我就收着了,省的你不戴浪费了。”朱氏脸不红心不跳地收下儿媳妇的孝敬之后,板起脸教训她说:“你非要读书,也就算了,不过依我看,你还是得找个女先生来教你,不然像什么样子?”
&esp;&esp;“母亲说的是,我也是想找个女先生的呢。只是先前担心不大好找,这才放宽了些要求,之后不会了。”
&esp;&esp;林灯现在算是看透了,这年头的男的,但凡思想比较进步的,不是去学校里当老师,就是去写文章了,根本看不上她出的这点工资。
&esp;&esp;比起满脑子封建思想的男人,林灯宁愿找一个脑子里略有封建思想残余的女人,起码相处起来时她能忍住爆锤对方一顿的冲动。
&esp;&esp;林灯本都已经想着退而求其次了,没想到在她广告登报的最后一天,一位绝佳的老师人选出现了。
&esp;&esp;此人名叫杨玉,笔名杨哲思,今年差不多三十岁,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新式家庭。
&esp;&esp;在上海教会女子中学毕业之后,她嫁给了自己的物理老师。
&esp;&esp;婚后她本想留在上海找工作,不想杭县的公公病危,杨哲思就随着丈夫一起回到了杭县老家,一直到公公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