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人文情怀的定义 > 第45部分(第1页)

第45部分(第1页)

就。

上下枪杆子延请笔杆子:陈布雷与蒋介石

蒋介石虽然是军人出身,但深知“笔杆子”的重要,曾多方罗致而未得。北伐革命胜利抵达南昌后,蒋介石经人举荐认识了陈布雷。陈布雷那时36岁,在《商报》担任主笔,其见解深刻、笔墨酣畅,在报界名噪一时。

1927年初,陈布雷专程赴南昌去见蒋介石,他是接到一张由蒋介石亲笔签名的全身戎装照片被邀请见面的。见面后,二人就时局的发展交换了看法,随着交谈的深入,双方愈加投契。在后来相处的几天里,陈布雷在蒋介石的动员和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并为蒋介石起草了《告黄埔同学书》。《告黄埔同学书》是陈布雷为蒋介石第一次代笔。当时因文章要得很急,由蒋介石口授意思,陈布雷则边展纸研墨边打腹稿,然后一挥而就。文章立意明确,文情并茂,站在一旁观看的蒋介石不禁称赞不已,连说几个“好!”字。当即表示请陈布雷留在北伐军总部工作。但陈却以自己志趣在报业为由,坚辞不留。蒋介石只好任由陈布雷回到上海,但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人才抓到手。此后,蒋介石经常委托陈布雷代拟文稿,借此作为联络的纽带。1934年5月,陈布雷被新上任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调到南昌任职,翌年,赴武昌开始担任委员长侍从室二处主任,从此完全告别了报界,供职于蒋介石身边。在其后的生涯中,陈布雷为蒋介石撰写了不计其数的文稿,扮演起了蒋介石的高级幕僚、“文胆”的角色。

。 想看书来

讨伐到死不收兵:辜鸿铭与袁世凯

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是出名的铁杆保皇派和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在辜鸿铭的心目中,袁世凯不仅是个不学无术、无赖暴贵、穷奢极欲之徒,更是个脑袋里长着反骨的朝廷逆臣,所以,从不放过对他的诅咒、攻击。辛亥革命以后,袁氏当国,威风八面,手握生杀予夺之权,辜鸿铭不但毫不畏惧,进攻的火力反而更加猛烈。

当时,北京有家英文报纸“Peking gazette”。主编陈友仁曾生长在西印度,英文极好,同时在“讨袁”这一点上与辜氏同道,可谓志趣相投。一时间,二人用英文撰写的“讨袁”文章交相辉映,耸人耳目。辜鸿铭大骂袁世凯背信缺德,丧尽廉耻,原奉命扶持清室,却投降了革命党,然后拥兵自重,成为民国总统。其语言刁钻犀利,妙趣横生,在西方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袁世凯自然恼恨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后来,袁世凯托人请辜到袁家做家庭教师,月薪500元,只要答应了,既往不咎。此事遭到了辜鸿铭的严厉拒绝。

1916年,袁世凯在举国唾骂声中死去。北洋政府下令全国停止一切娱乐,举哀三天。辜鸿铭却公然置法令于不顾,在家中大开堂会,彩灯高悬,锣鼓喧天。有人打报告到警察总监吴炳湘那里,最终也未能制止。

守护宪政挑战总统:胡适与蒋介石

蒋介石自1954年当选第二任“总统”以后,到1960年任期即将届满,根据宪法,不能连任三任。但蒋并不想退位,于是就找人提出“修改临时条款”,通过修改宪法扫除连任道路上的障碍。对此,胡适明确表示不赞成蒋介石连任,曾请当时总统府秘书张群向蒋转达他的意见,希望蒋“明白表示尊重宪法,不做第三任总统”;同样的意见,胡适多次向黄季陆、王云五等友人和政府要人说过,曾说,当领袖的人应该培养继任人,到了适当的时候,便推选这个人出来,还应全力支持他。这才是大政治家的风度。他认为美国的罗斯福,没有培养继任的人,只有他个人一再的当选下去,这是罗斯福的错误。

1960年年初,“国民大会”临近,“总统”连任或继任的问题更为突出,台湾报纸上甚至报道说胡适“可能以不出席会议来作消极的抗议”。

2月20日,“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台北召开,胡适还是出席了,并且又当了大会主席团主席。在蒋介石宴请国大主席团的宴会上,胡适又特别大讲“无记名投票”的历史和优越性,说它可以避免投票人受威胁,保障投票的自由,微露一点不愿受人操纵选举的意向。但他的话当场便遭到国民党人士的反驳,他们说*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政治要维持党的纪律,无记名投票自然要不得;黄季陆甚至竟说美国宪法也是记名投票的。

受到这种无知而又蛮横的围攻,胡适很生气,曾对人说:“我现在倒希望他们用记名投票。记名投票,我一定去投一票”。但是,他又担心“他们可能用举手,不用记名投票”。

后来,修改临时条款案三读通过,为蒋介石连任三任办妥了法律手续。有人来问胡适有什么意见,连任三任是不是蒋介石自己的意思?胡适回答道:

如果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我想人家不会这样做的。他老先生觉得他对国家的责任来了,身体还好。年纪大的人都有他的信心,像韩国的李承晚,大过蒋先生十岁,像西德的艾德诺(按,通译阿登纳),像英国以前的丘吉尔,都是年纪大过他的。凡是做过大领袖的老一辈的人都是如此,不能说是错的。问题是在修宪,尤其是为了三任连任问题而修宪,这是把大门打开了,现在大会出席的人数是合法了,以后随便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了。你既然为连任三任而修宪,他们就为创制权、复决权等问题而修宪了。宪法并不是不可修宪的,大门一开了,给一班争权的人来要求创制复决权,就无法再关上了。

过不几天,胡适便因心脏病进了医院,但还是去“国民大会”参加选举。自然是蒋介石又连任第三任“总统”。1948年胡适曾以大会主席团主席和民意代表的身份,向蒋致送当选证书。这一次,胡适却没有去给蒋致送“当选证书”。

秀才与兵的较量:刘文典与蒋介石

硬骨头文人刘文典  1928年刘文典出任安徽大学校长(学校设在省府安庆)。是年11月23日,安徽学界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时恰“虎而冠者”蒋介石抵安庆,见到此情此景十分恼怒,认为安徽学风不正,*嚣张是共产党活动猖獗的结果,决心严惩。29日下午,蒋介石传刘文典觐见。此前,刘文典就曾扬言:“我刘叔雅非贩夫走卒,即使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之而去。我师承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声讨过袁世凯,革命有功。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刘文典自视甚高,蒋介石挟北伐之功,更是盛气凌人。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引起蒋的不满。蒋要刘交出在学生风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惩罚罢课学生。刘当面顶了回去,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说到激烈处,两人互相拍桌大骂,一个骂“你是学阀”,一个骂“你是新军阀”。蒋介石恼羞成怒,当场打了刘文典两记耳光,并给他定了个“治学不严”的罪名,把他送进了监狱。后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蒋介石最后放了人,但前提是:迫令刘文典“即日离皖”。

刘文典离开安大后,于次年初拜访他的老师章太炎,讲述了安大事件始末。章太炎听罢,十分欣赏刘文典的气节,于是抱病挥毫写了一副对联赠之:“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