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棵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谁都不知道是什么让病人竟然坚持到了今天。按照最权威的医生的断言,病人在三个月前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了。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知识,任何人都能看出生命早已厌倦了这具躯体。他其实并不算太老,病历上写的是六十五岁,但是年龄与死亡的距离并不成严格的反比。几年来,他整日平躺在病床上,除非有人翻动,他不会有任何动静。几根粗粗细细的管道插进这具躯体的几个孔洞,提供给养,排出代谢物。看不出病人有任何难受的表现,感到难受的是看到这一切的人。虽然安乐死已经通过立法,但却并不适用于这位病人,因为他有一个重要的指征存在,通过仪器能够测出他的脑电图与那些脑死亡的人存在不少差别。按照医院最权威专家的看法,病人其实是陷入了昏迷当中。他虽然一直没有苏醒,但脑部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感知周围的世界。这副身躯已经朽烂不堪,但似乎它的主人还不想放弃它,或者说至少还需要它再坚持一些时间。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人来看望他,其中个别人还会单独对着病人说会儿话,虽然不会得到任何回应。
第一个发现异样的是护士林小菲。当时她正在为病人更换注射液,病房的电视里正播放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今天据说将要进行一次有多国合作参与的太空实验,引起了全世界相关媒体的关注。这时林小菲偶然低下头,却发现病人的眼睛正死死盯着她,林小菲立刻尖声惊叫起来。很难批评林小菲反应过激,因为从她两年前毕业来到这所医院之后,就从没见过这位病人睁开眼睛。再说,那双突然睁大的眼睛的瞳仁居然是灰白色的,泛着妖异的光。
江哲心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非常少,准确地说就只有两个。现在那个叫韦石的半大孩子悄无声息地坐在墙边,神色木然,似乎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今天上午他被人紧急从地下的家中接到这里,听说远在西北的母亲也正在赶过来的路上。此前,韦石对江哲心的印象一直仅限于那张照片。韦石曾经无数次想象过同父亲见面的场景,而现在,当那位外公口中的“陈世美”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却发现保持平静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倒是一旁的另外几个人对江哲心显出更多的关切。韦石认得其中一位,是母亲前段时间在北京工作期间的同事,好像姓冷。
病人嗫嚅着嘴说着什么,在场的几位成年人轮番凑上耳朵,但最后都是一脸茫然。冷淮想了想,对另外几个人说:“你们先出去吧,我同病人说会儿话。”看到韦石也朝外走,冷淮忙说,“韦石你留下来。这么多年了,你也应该知道关于你父亲的一些事情了。你也有权知道。”
正午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稍稍有些晃眼。电视里还在播放着滚动新闻,但韦石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冷淮的叙述所吸引。像是对着一位老友,冷淮轻言细语地讲述着这些年来发生的所有故事。从哥本哈根的国家博弈到非洲加蓬的思辨与推想,从“新生物圈2号”里的死亡景象到绿色伊甸园的惊天阴谋……这么多年里,围绕着“拂石猜想”发生的故事云谲波诡、起伏跌宕,而绝大多数世人对此一无所知。随着冷淮的讲述,韦石的眼前闪过一幅幅画面。他惊讶于震旦纪的天之骄子还来不及炫耀成功就被前寒武纪大冰期卷入永久的黑暗,他为终于熬过了二叠纪末日的海藻抽出的第一丝新绿而欢欣,他仿佛听见了最后一个北京猿人临死前心有不甘的哀叹,他为杜原终于领悟到银河天年的壮美而心驰神往,而当听到文婧发自梅里雪山的那段最后陈述时,他甚至开始怀疑到底应该如何定义世上的公平与正义……
冷淮的讲述终于告一段落,他停下来,感觉有些疲惫。电视里的直播还在继续,对世人来说,这不过是一条普通的科技新闻,只有真正了解内情的极少数人才知道这是一次多么重要的实验。冷淮瞄了眼窗外开始西斜的太阳,这颗光球眷顾地球上的生命已经整整三十八亿年了,而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承受太阳的恩泽也已超过了三百万年。在今天之前的几十亿年里,所有的生灵都只能匍匐在太阳的光芒底下,被动接受它赐予的机遇或是厄运,而今天,有一种生灵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变这种亘古未变的局面。
“乌图工程”的核心是迁移太阳。最直观的思维是通过能量喷发的方式改变太阳轨道。在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的“气球”方案里,人们计划从太阳色球层打通到太阳内核的通道,即有意识地引导太阳内部核聚变能量定向喷发。但经过仔细计算,即使人类能调配太阳能量的百分之三十,也无法达到“乌图工程”的要求,更何况这种方式很可能令太阳的聚变模式发生大规模紊乱,甚至导致太阳寿命缩短等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最终,“气球”方案被放弃了。
十个月前,人类发射了两颗特别的太阳卫星,到达离太阳表面一千二百万公里轨道高度后,两颗卫星保持四千米的相对距离开始绕行太阳。那里实际上已经进入太阳的外日冕区,理论上的日冕温度高达上百万摄氏度,听起来似乎卫星根本不可能到达那个区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日冕外层虽然温度极高,但物质却极其稀薄,不到地球海平面处大气分子密度的六千万亿分之一,所以卫星在那里只需耐受大约一千摄氏度的温度即可。这就像很多人洗桑拿时可以承受九十摄氏度的水蒸气(世界纪录达一百一十摄氏度),但绝对没有任何人敢在同样温度的热水里泡澡。实际上对卫星来说,太阳粒子辐射带来的麻烦还更大一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两颗卫星一边绕行太阳,一边通过金属打印方式搭建了一条细长的粒子约束管道彼此连接,虽然中途出现过几次险情,但整个工程总算顺利完成了。两颗卫星加上约束管道,共同构成一台太空版龙熊直线粒子加速器,而今天正是它首次启用的日子。现在两颗卫星正在同步减速,它们将迅速下降到离太阳表面一百八十万公里的位置,然后启动粒子对撞。考虑到温度升高给设备带来的压力,这个时间窗口会非常非常短。
虽然体积大幅度减小,但太空版的龙熊直线粒子加速器却拥有更高的能级。一方面是因为真空失重的环境可以去除大量累赘的外部设施;另一方面,美欧参与后提供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也大大促进了直线加速器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现在的龙熊加速器已经能够有把握地制造“质量改变”现象,同时人们对其原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相其实就隐藏在当初粟米向孔青云提出的那个古怪的问题之中:当宇宙中除了你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后,会发生什么事?
答案无比奇特而简单:你将变成光!
是的,你将不再拥有质量,宇宙间只有光才是没有质量的存在。所谓的质量本来就是那些外在之物赋予你的,是地球、月亮、火星、太阳、银河系、仙女座大星云……还包括上百亿光年外的星体,通过一种叫作超流体纤维的东西传达并赋予你的。你感受到质量的存在,感受到惯性的束缚,不过是因为你被粘在了一张超流体纤维编织成的蛛网上。一旦所有的外在之物消失,内在的质量也就不存在了。蛛网破碎的刹那,飞蛾便获得了光的自由!这奇特的一幕恰如一千三百多年前禅宗六祖惠能悟到的那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有这些相关的事情,冷淮都在此前的讲述里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江哲心。冷淮这样做只为表达内心的敬意,他想通过这种方式,为江哲心弥补那些错过了的东西。冷淮想告诉江哲心的是:在这个正在成为传奇的故事里,他从未缺席。
病人突然再次抽动嘴角。冷淮无奈地看着这一幕,之前在场的中国最顶尖的医学专家都无法判断这是病人真的想说话,抑或只是一种昏迷中的随机神经反应。出乎冷淮意料的是,先前一直蜷缩在凳子上的少年突然俯下身,将耳朵凑在了病人的嘴旁。
“他要到楼顶去。”韦石抬起头说。
“你说什么?”应该说冷淮听得很清楚,他只是本能地不敢相信。
“爸爸说了,他要到楼顶上看太阳。”韦石很肯定地重复了一遍。冷淮吃惊地望着韦石,这是他第一次听见韦石这样称呼病人。就连医学专家也无法理解江哲心的呓语,而从来没有感受过一天父爱的韦石却能轻松突破障碍与其沟通。这看起来似乎不合逻辑,但也许正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不合逻辑的东西,人类才能历经几百万年的磨难依然生生不息。
冷淮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对病人说:“我是冷淮,还记得我吗?韦石说你想到楼顶去,如果这的确是你的意愿,就请你连着眨两下眼睛。”
灰白的瞳仁缓慢但很明确地闪动了两下。
天台上微风徐徐,黄昏的太阳依然明亮地照耀着整个世界。从这里望下去,正好对着医院环境优美的花园。病人坐在轮椅上,鼻翼在加压氧气罩下翕动着,呼吸急促。病人没有环顾四周,他的脖颈非常奇特地向后仰,目光竟然直直地对着天空中的太阳。林小菲在一旁扶着输液支架,她还没有完全从上午的惊吓中缓过神来,现在病人的奇特表现再次让她感到害怕,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扯住了身边人的衣袖。
“他患有严重的白内障,仅有微弱的光感,所以能直视太阳。”冷淮看了眼自己被扯住的衣袖,对林小菲露出笑容,“他昏迷以前,白内障程度很轻微,没来得及治疗,后来则是用不着治疗了。”
“他为什么这样?我是说他为什么这样看着太阳?”林小菲心中充满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