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北伐军是指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1)

当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后重新奋起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实际结合的过程已经开始。

1919年3月4日,由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宣告成立。由俄国布尔什维克发展成的俄国共产党成了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的中心。共产国际是领导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的活动的组织。

当时美国《时代》杂志的主编是卢斯。卢斯是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后代,出生在中国,1912年14岁时才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后来有人为他写了《卢斯和他的帝国》一书。这位作者在书中写道:“1914年—1918年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红色的共产党苏联政权在崛起。从此,在输出革命的口号和世界革命理想的激励下,支持或反对这一红色政权的态度,几乎成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冲突必不可少的背景,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一致公认的革命导师列宁的政治版图里,中国革命是全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学府北京大学不无关系。

民国后的北京大学校长是著名的蔡元培先生。他是同盟会的成员,原反清的“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在他主持下的北京大学在学术上坚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很开放,很民主,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传入中国提供了立足之地。

当时在全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的《新青年》杂志从上海迁到北京,其编委都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主编陈独秀和编委李大钊更是左翼的领军人物。这些著名教授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

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与来往甚为密切的北大教授张申府联手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份杂志后来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工人运动由文化启蒙转向政治救亡的标志。在当时许多热情的爱国者看来政治比学术更为重要。

正因为如此,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当时传进中国的五花八门的主义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7月1日,由李大钊、曾留德的音乐大师王光祈等人发起,在北京成立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李大钊在此基础上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其成员大多是“五四运动”中学生的领袖人物,如北京大学的张国焘、张太雷、邓中夏、刘仁静、罗章龙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随后,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便开始筹划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1920年2月,陈独秀为躲避北洋政府的搜捕,由李大钊陪同秘密离开北京前往天津,准备由天津乘船去上海。途中,两人商讨了建党事宜,决定同时在南方和北方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这就是后来史学家所称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同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并推举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

10月,李大钊继陈独秀之后在北京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张国焘、邓中夏、张太雷、刘仁静、罗章龙等为其主要成员。

据当时与李大钊一起在北京筹建共产党组织的张申府回忆说:“关于党的名称叫什么,是叫社会党还是叫共产党,在上海的陈独秀自己不能决定,就写信给我,并要我告诉李守常(即李大钊)。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我们回信了。”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一开始不称“组”而是叫上海共产党,它的机关刊物也叫《共产党》。

这之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积极联络,在全国各地筹建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还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6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共产党》月刊在创刊号首页的“短言”中,发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主张。刊物上既无编辑部地址,也无印刷、发行单位,所有文章的作者或译者都用笔名而不署真名,使人一看便知是本秘密刊物,然而却又以“共产党月刊社”的名义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广告,公开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

继上海、北京之后,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以及留日、留法留学生中先后都组建起了共产主义小组。后来由这八个共产主义小组发起组建了中国共产党。 。。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2)

早在1920年4月,共产国际远东局便派出使者到中国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使者是维金斯基,他的中文名字为吴庭康,有时使用“魏琴”的笔名。

维金斯基来华前早与北京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并通过李大钊与陈独秀也建立了联系。他来中国,除了帮助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筹建中国共产党外,还肩负着另一项使命,拜会列宁的老朋友孙中山。

此时,孙中山领导国民党继续革命,其中的一个重大的行动是决定首先打倒把持南方军政府的桂系军阀,夺回广东这块民主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孙中山把实现这一计划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用全力培植起来的当时驻福建南部漳州的  “援闽”粤军,期望这支军队打开一个局面,为他撑腰争气。

“援闽”粤军,是以孙中山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陆、海大元帅时以极大的努力从当时广东督都陈炳昆等人手中争取到的省长公署的二十营警卫军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那时他在广州受桂系军阀威逼,深感必须有自己的军队。他任命一再向他表白忠诚的同盟会会员陈炯明为总司令,并抽调一些中华革命党党员和军事骨干任各级领导。开始时整支部队约八千人,后以护法援闽名义开往闽南,发展到两万余人。孙中山把这支部队视为可靠的革命武力,视陈炯明为“可资依靠”的“革命将领”,他倾尽全力,甚至不惜多次以他在上海的住宅为抵押借筹军饷支持这支部队,他特将国民党得力的军事将领如邓铿、许崇智等配备在这里,甚至批准全体官兵均宣誓加入国民党,他期望他们成为真正的革命军,他要依靠它达到革命的目的。

1920年6、7月间,孙中山特派朱执信、廖仲恺等赴漳州敦促陈炯明回粤###桂系,但陈迟迟不动,直到桂系准备向闽进犯,陈直接受到威胁,才于8月12日誓师回粤。在孙中山的大力支援和广东军民纷纷响应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援闽”粤军终于把岑春煊、陆荣廷等桂系势力驱逐出广东,广东成了国民党在南方的一个省,省长为陈炯明。

在孙中山夺取了广东作为根据地的同一时期,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提出了“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的主张。根据列宁的这一思想,大会确定了针对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方针。基于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