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江海祭全文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的几根发。三五个太阳天一晒,地皮上泛出白花花的盐碱。全村人一个个僵立在村口,满脸的凄苦,满心的冰凉。

我爷爷蹲在地边上,一把把地抓起沙土,又簌簌地从指缝间漏下来。村里人呆呆地看着地,只等他发话拿主张。然而,一个多时辰他一动也没动一声也没吭,脸上的褶折如干涸的沟。午饭后,人们看着他沿着海岸一步步朝南挪去了。无边的天幕和广阔的沙滩夹击下,那微驼的背影显得是那么瘦小和苍老。

天傍黑,他回来了。进了村就立在公孙树下豁开嗓门喊:“筑堤——,筑堤——”

几天后,大海堤破土动工了。为测定大堤的基线我爷爷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趁着潮水没上涨,他沿海滩撒下了几十担麦糠。潮水涨起又退去,麦糠也就在海滩上划出了一道用精密仪器也难以测准的平潮线。筑堤的艰辛不言而喻。我以为可能比六十年代大寨人三战狼窝掌七十年代林县人修筑红旗渠更为艰难也更为壮烈。大家不妨想一想,海堤高一丈宽两丈,既没有推土机也没有拖拉机,甚至连板车也没有,全靠村子里五六十个壮男健妇的锹挖肩膀挑,一天筑个两三丈就算到了顶。海堤从村口向南一直延伸到当年垦牧公司修筑的拦潮堤,弯弯曲曲足有六七华里,这需要怎样的气魄、雄心和毅力!我没筑过海堤但我服兵役时曾在黄河上游岸边修过水渠。那种繁重的土方活儿全然就是一种压榨。榨出你肌肉里的最后一丝力气也榨干你骨头里的最后一滴髓液。十七岁的我累得鼻子里*小*也淌血,差点儿把小命赔上。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一个人的阅历是无法用知识和想象替代的,因而我可能比你更能体会出海屁股洼儿乡亲们筑堤的艰辛困苦。前些年我去海屁股洼儿曾在那段至今残存的老堤走了几趟,唏嘘不已,感叹不已。愚公移山感动了上帝,大寨人三战狼窝掌感动了毛泽东,他们名扬九州永垂史册,而海屁股洼儿的乡亲们苦战数年竟没有在地方志上留下一句话一个字,至多只是感动了几个下海挑鲜的汉子帮着担了几担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  二  章

(一)

木匠们出东家进西户,识三教认九流,木匠们的故事多得象刨花。世上七十二行业,哪个行业木匠们都能刨出一串串的趣事笑话来。

刨子刨木花也刨刨子托儿,木匠们同样拿自己这一行解嘲当笑料。

有一个关于木匠的故事这样说:

一个木匠世家,祖传了不知多少代。好几辈祖宗都不想让后代再当木匠,可儿子长大后别无生路照样当木匠,于是认定是祖传的木匠种。到了这一辈,木匠跟老婆商量要换换种,于是请一个过路的秀才帮忙。木匠娘子让秀才下了种,满以为这回养个儿子会是秀才了。高兴之余,她蹲在田角上撒了泡尿,不意却烫出条蚯蚓来,两只小蛤蟆看见,蹦过来各叼住蚯蚓的头尾一左一右地拽。木匠娘子看了大为泄气,回家对男人感伤地叹:“唉,借的种也不行,尿出来还是个天生拉锯的!”

我以为这个故事很生动,道出了一种深刻的幽默和无奈。

不知道我的木匠爷爷是不是听说过这个故事。他的大儿子斧儿当了木匠,便不想让二儿子锯儿也当木匠,于是让锯儿念了几年私塾,随后送去了城里兴隆布庄当学徒。

大家对影片《林家铺子》里那个店伙计寿生或许有印象。我想象我二伯张具成年轻时就是寿生那模样。

兴隆布庄是个小商号,只两间店面,正对着“丁”字路口的螺儿桥;门面两边的墙垛上,嵌上两块梨木板,板上用绿漆勒出一副对联:

欲知世上丝纶美

且看柜前锦绣朝

螺儿桥与一个和尚有关。和尚法名清澄,光绪元年游方驻锡于南通州,挂单法林寺。清澄和尚年过花甲,面貌清癯,终日默坐枯禅,礼佛颂经而无一言。逢天气干旱,但见他携帚出门,踯躅于河沟浅滩,将螺儿一一扫入畚箕,投入深水,使之免于干死,二十余年持之以恒。一城人感其心诚,称其为扫螺儿和尚,捐资于光绪二十五年造了这座石板桥,方便扫螺儿和尚出入城乡。石板桥造好了,扫螺儿和尚却不知去向。人们便改称此桥为扫螺儿和尚桥,天长日久,简略成了螺儿桥。

布庄老板李德隆,为人诚实厚道,自兼布庄帐房。布庄雇有三个店员:苏竟五、来锁儿、张具成。苏竟五算是半个店东,布庄里有他的两份股本。他是布业行家,选货、进料、约价,都由他做主。来锁儿是老板娘的堂侄子,一身好力气,算帐却懵里懵懂;除了照应买卖,还管着看夜、背布、担水等粗重活儿。成天守在柜台上的其实只张具成一个,忙时候老板娘来宝英也帮着站站柜。

具成十三岁到兴隆布庄当学徒,三年便出了师。当学徒管饭不拿钱,年三十包个块把两块洋钱算喜钱。满师之后,李老板看他手脚利索算账精明,不舍得放他走;张具成也没个别的去处,便留了下来,月钱是四块大洋,年底再看赚多赚少分个十块八块的红利。吃饭老板包了。如此待遇,在城里各家布庄算是不错了,张具成便很安心,站柜台也尽心。几年下来,练下了两手门儿经:一是选花式,二是估布料。有顾客上门,具成先递上一个熨心润肺的笑,问:“太太,买料子哪个做?”答:“我!想做件夹褂子。”具成退两步,眼睛上下扫几个来回,马上拽出一匹印花布:“太太,你皮色白,肩膀宽,穿这种大花布出样范,清爽!”客人看看布,再披身上试一试,点头说:“好的,买一丈。”具成再用眼睛量量她的腰身说:“不消一丈。二尺七的幅,九尺就够了!”客人摇摇头,说:“我问过裁缝的,他说要一丈。”具成笑笑,说:“请他裁剪细心点,九尺笃定是够了,多买了也是糟蹋钱!”嘴里说着话,手里的尺抖几抖,“哗”地扯下来,高声朗朗地唱:“一尺一角三分五,一丈一块三角五;扣去个一角三分五,一块的二角一分五。实算了,一块二角钱!”过些日子,客人把新衣服穿在身上了,喜眉喜眼地来布庄,当面夸:“小师傅,你好眼力,这花式真的出样范!九尺布做下来也正巧。烦你神,再帮我选一块布衫料!”时间一长,半个南通城都晓得兴隆布庄的店伙计选布估料有本事,吃回头生意的顾客也特别多,尤其是女客。

“这娃儿,将来能撑店门面!”苏竟五对李老板说。

李老板点点头,眼神儿定定地想心思。

李老板没儿子,只两个女儿。大女儿腊月出生,叫梅香;小女儿秋天出生,叫菊香。为求子嗣,李老板夫妇烧了十几年的香,无奈送子观音怎么也不肯帮忙。来宝英曾劝李老板讨一房小,李老板对老婆疼爱有加却是没理会。

梅香比我二伯小了四五岁。张具成进布庄当学徒那年,她八岁。

八岁的女娃儿不算小了,但梅香却娇气,八岁了依然要爷抱要娘喂,甚至还尿床。

命中注定她和具成有缘分。

就在具成来布庄的那年年底下,梅香在巷子里玩。邻家几个娃儿放鞭炮,一只“二踢脚”落在她的脚后跟,“嘭”地炸开,吓得她“哇”地叫一声眼睛就发了直,整夜整夜地哭。郎中看过了,菩萨也拜过了,“天汪汪,地汪汪,我家有个夜啼郎;过往行人看一看,我儿一觉到天亮”的红贴子贴出去七八张,却不见效果。五六个夜晚闹下来,李老板夫妇都萎萎地没了精神。

“具成,你帮我抱抱吧!“李老板困得睁不开眼皮儿,把梅香托到具成的臂弯里。

说也奇怪,梅香一躺进具成的臂弯就不再哭,偎依着他的小胸膛不一会儿竟匀称地打起了呼。具成看她睡熟了,想把她送到李老板夫妇床上去。李老板刚一接手,梅香却又“哇哇”地闹。几次一反复,李老板心烦了,挥手吩咐说:“你就带她睡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