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塔塔脸上一片黯然,继而陷入沉思。
李安宁接着说道,我知将军并非好战之人,若将军肯劝说胡亥尔大王休战,便是两国百姓的福气了。
哈塔塔抬头,惊疑地问道,将军与我初次会面怎知我的为人?
将军腰间所佩戴的香囊,如果在下没有猜错,里面所装应为婴儿的胎毛。将军随身佩戴,足见并非冷血无情,也并非热衷杀戮。
哈塔塔心绪缓解,由衷地说道,看将军面貌,似少不更事,却原来有这般细腻的心思。我确有休战之意,奈何朝中多好战之人,胡亥尔大王也……且我族中部落众多,各自为王,意见恐难统一。我人微言轻,公主又死于非命。此次回征,尚不知我的命运,如何能够再向大王进言。
李安宁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将军若有机会请将这十二条呈给胡亥尔大王。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管成功与否,请将军务必试一试。
哈塔塔将李安宁所呈之物打开来看,眉头一会儿舒展,一会儿又皱起,看得很认真。他说道,将军所写的这十二条固然是好,弊端也显而易见啊。
这个自然,一家之言,必有疏漏,请将军指正。
当晚李安宁趁夜色返回了营地,哈塔塔并没有派兵去追。
底下一名副官对哈塔塔说道,李安宁既然和公主长得像,不如押回大营交给胡亥尔大王处置,或可抵偿公主枉死,不会迁罪于将军。
哈塔塔反应过来,命令去追,却已经来不及。
李安宁安然无恙回到梁国大营,向蔡丰报告了此行经历。三王爷和宝玥都舒了一口气。
哈塔塔的日子很难过。公主枉死他不敢向胡亥尔禀报,况且又放走了李安宁,在大营中闭门不出,不战不退,整日坐立难安。
又过了几日,呼亥尔的号令传来,让哈塔塔退兵回朝。原来公主中毒箭身亡的事早已传到呼亥尔耳中,他当即大悲失色,晕倒在众臣面前。朝中大臣为呼亥尔献策让他召哈塔塔回朝,他们担心哈塔塔会因为公主的事情害怕被杀而反叛朝廷。哈塔塔军中也确实有人如此劝过他,哈塔塔手握兵权,此次更是几乎集合了全部兵力。一旦谋反,呼亥尔根本无力抵抗。于是失去爱女的呼亥尔反而在悲痛中写信劝慰哈塔塔,让他无需多虑,尽快将公主的棺椁送回安葬,征讨之事从长计议。
呼亥尔的劝慰并未使哈塔塔完全安心,他仍举棋不定。加之部下众说纷纭,有的劝说他早早回朝,破除反叛谣言,听大王定夺。有的则说,大将军此行凶多吉少,不如借机自立为王,公主一死,大王后继无人,朝廷迟早是要更名换姓的。还有的说,不如就此投靠梁国,至少可保证性命无虞……
哈塔塔思虑一日,第二天命五百骑兵护送公主棺椁先行回都,再定夺后续事宜。又几日,朝廷来报,公主棺椁已经下葬,呼亥尔悲痛不已,说要将这笔账记到梁国头上。
哈塔塔这才放心,带着十几万大军回朝。
呼亥尔虽然将罪责算在了梁国账上,却也对哈塔塔起了疑心,为稳军心,呼亥尔封哈塔塔为国师,不动声色地削了他的兵权。呼亥尔同时担心自己后继无人迟早要生兵变,便暗中削弱各带兵将领手中实权。这样一来,呼亥尔将全部兵权集于己身。他沉浸在失去公主的悲痛里,日日借酒消愁,心中生出无限的颓废情绪。他总觉世事无常,韶华易逝,纵然一生伟绩,到最后反为别人做嫁衣,不如及时行乐,方不枉此生。
哈塔塔一退兵,梁军也着手准备班师。
蔡丰道,没想到外族公主的死竟然换取了边疆安宁。
三王爷道,公主泉下有知,大概也反对杀戮吧。
李安宁道,这都是金珠大师的功劳。
将公主中毒身亡及哈塔塔担心受到责罚不敢回朝的消息散布出去的正是金珠。
蔡丰道,想不到大师小小年纪,却有这等谋略。真是功德无量,不可小觑呀!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
蔡丰带领大军回朝时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皇上出宫十里相迎。此次出兵未损一兵一卒,不仅解决了边关纷扰,而且找回了三王爷,龙颜大悦,要大摆筵席犒赏三军。
当日皇上在朝中听到三王爷赴宴失踪的消息后,大悲失色。从心里他是喜爱这个幼弟的。在李安宁出现之前,他甚至像溺爱子女一样溺爱着他。求着他上朝为自己分忧,由着他“不告而休”,纵容他的小性子……他甚至也想过将李安宁让给他……
假如当初他没有听他的命令乖乖地去巡边,也许就不会出事。皇上深夜惊醒常常自责不已,怪自己没气量把银狐皮袍退了回去。弟弟看到皮袍,该是多么伤心呀!他每想到此,再也无法入眠,常常坐在榻上直到天边晨曦微见。
所以当三王爷安全归来,皇上大喜过望。
席间皇上邀了三王爷、宝玥和李安宁同游“荒苑”,讲述了太后的教导。宝玥不知深宫之中还有此番景象,心中不禁感叹万千。三王爷早从李安宁口中得知皇上在宫中留了一处“荒苑”,今天见此番情景,仍是吃了一惊,心中感叹母后的远见和睿智。
皇上突然发问,你们说,世上什么最强大?
宝玥道,权力。权力可主宰天下人的富贵生死。
三王爷心里想道,人心,人的意志最强大。他再次环视“荒苑”的一草一木,仿佛母后在眼前,抚着他的头,道,我的良儿,母后没有什么留给你,只希望你的哥哥能够一直护你周全。
李安宁道,臣认为人心最强大。有心人,天亦不负。
皇上道,爱卿说得有理。朕有权,却也不无忌惮,只因人心。所以时时以“荒苑”自省,也是害怕自己生出荒弛之心,辜负了这大好河山。三弟,此次朕派你巡边,辛苦你了。母亲生前多次嘱托我要好好照顾你,这次边关遇险,你若有不测,朕真不知道如何向母后交待。
臣弟食俸禄,理应报效朝廷,皇兄日理万机仍照顾臣弟对臣弟溺爱忍让,臣弟反而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