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年听后,有些不满地反驳:“民国都已经十多年了,哪里还有什么朝廷需要运转?这纯粹是浪费民脂民膏,对普通百姓来说太不公平了。”
这句话如同针尖般刺中了王国桢的心,他沉默片刻,不再与李斯年争论。
最后,他直接说道:“你若真想要回那笔银子,就去找内务府总管绍英吧。他现在正忙于筹备万岁爷的大婚,四处筹钱,你那朋友若是去了,恐怕还得搭上点贺礼。”
刚刚成年的溥仪即将在年底举行大婚,迎娶婉容和文绣这一后一妃,这是皇室在沉寂了十几年后的一大盛事,最近的报纸都有所报道。
然而,筹备婚礼的费用却令内务府总管绍英头疼不已。
他多次向民国政府申请大婚的花销,但得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
最终,民国政府只拨了十万元的费用,皇室不得不将四十多箱珍宝押给盐业银行,这才勉强筹够了八十万块大洋的结婚启动资金。
这与历史上花费了1100万两白银的同治婚礼和花费了550万两白银的光绪婚礼相比,溥仪的婚礼显得异常寒酸。
李斯年原本满怀希望地来到舅舅这里请求帮忙,期望皇室能够偿还欠款,自己也有所收获。
但现实却让他碰了一鼻子灰。他本以为皇室只是有钱不想还,一心做老赖,没想到原来只是表面光鲜,是真的无钱可还,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感慨地说道:“唉,真是可惜了。我那朋友原本还打算用十几册《永乐大典》的残册作为回报的,现在看来,这机会我是没份了。”
王国桢一听,眼睛立刻瞪大,声音也提高了几分:“你说什么?十几册《永乐大典》的残册?”
李斯年见舅舅反应如此之大,便将白景琦的意思又详细解释了一遍。
王国桢听后,更加激动:“你那朋友真的有这么多本《永乐大典》的残册吗?这可是宝贝啊!”
李斯年点点头,疑惑地说:“他应该不会骗我,舅舅,您不必这么激动吧,宫里的孤本残本您也见过不少了。”
王国桢摇摇头:“那些怎能与《永乐大典》相提并论?自从翰林院将最后六十四册残册转交给京师图书馆后,宫里就一本《永乐大典》都没有了,我也已经许久未曾见过新的残册了。”
李斯年见状,又燃起希望,连忙说道:“舅舅,那您看这事儿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我朋友的意思是,只要能要回一部分欠款就行,到时候他若有所酬谢,我拿来先给您观赏两天。”
王国桢眉头一皱,不满地说道:“你小子不地道,我费了半天劲,就让我看两天,这点好处就想打发我啊?”
李斯年见状,赶紧狡辩道:“两天不行,那…那半个月也可以。”
王国桢无语,但还是说道:“我倒是真有一个主意,但是事后估计你这朋友家和皇家的生意也是做到头了。”
李斯年连忙问道:“什么主意?舅舅您快给我说说。”
王国桢却只是悠哉的品起了茶,不再多言。
这可把李斯年给急坏了,心知这个舅舅明显是想见面分一半,可是自己实在是舍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