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她很失落,生A的气,觉得A不像以前对她那么好了。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有个女孩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得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平时只要一撒娇就会如愿。可是这次却失败了。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是坏人,都见死不救,觉得自己好可怜。
在受害者天堂里,有乐于助人的人,也有依赖成性的人。有施予者,也有享受者。施予的人苦恼:我对他那么好,就一次没照顾周到,他就不乐意了,就疏远我。享受者唠叨:以前他对我那么好,可是突然就变了,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喜欢我了,真是讨厌。
类似这样的嗔怨皆出于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一次不尽力都不行。这样的事在职场上也极为常见,请看下面两个场景。
场景一
A是办公室里新来的文员,为人随和、古道热肠,而且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日常与人交往,做起事来总是竭尽全力。
每天,A都要给经理送一趟当天的传真和资料,而几乎每隔两天,同屋的小王也要把报表拿给经理签字。有一次正好小王要送报表,A便好心替她捎了过去。“太谢谢了,省得我跑了。”小王在一旁不停地感谢着。两天后,又赶上小王送报表,A又主动提出顺路帮她送去。慢慢地,每次送报表,小王都让A帮她送。
“你今天怎么没给我送啊?”小王看着从经理办公室回来的A不高兴地说,“下回你去送资料时告我一声啊。”说完,拿着报表走了出去。“我……哦。”A也有些不高兴,但却没说什么。
场景二
X的电脑经常死机,每次出故障都是W帮她解决。“W,我这电脑又死机了,你快点帮我看看,我赶着做表。”“X,我这手头有点急事,你让别人看看吧。”“每次都是你弄,这次还是你弄吧。”可是W因为忙,把修电脑的事忘了。结果,第二天X不高兴了。“你看你,昨天我还嘱咐你了,你怎么就能忘了呢。”X嗔怪道,“现在都用不了,多耽误事儿啊。”“可是,这修电脑并不是我的工作啊。”W觉得很委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优待。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也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哪怕只有一次对你不那么好了,你便怨怼起来。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习惯了依赖,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没有义务和能力一直对你好下去。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也是无可厚非的,不是错误。
你常常劝自己宽容待人,可是却忘了宽容那个总是对你好的人。那个对你好的人,他是人,不是神,他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你得允许人家为自己着想。人家对你好了那么久,一次有闪失,你就深恶痛绝,太没道理了。你这样下去,谁还敢对你好?换了是你,恐怕也是直呼“臣妾做不到啊!”
假如你是这样的人,你放心,那个一直善待你的人,一定会被你的怨怼伤得心拔凉拔凉的,然后永远离开你。我也是经过几次和知己之间的龃龉而体悟到这一点的。
我和秦姐堪称心有灵犀的好友,我们星座和血型相同,性格脾气也总在一个频道上,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即使什么都不说,傻坐着,也觉得舒服。秦姐是个非常守信用的人,她答应我的事,每次都能做到。只有一次,本来我们说好一起去逛古玩市场淘宝贝,而她因为忙于办理女儿赴美求学的事,忘了和我的约定,害得我某天中午白等一场。于是我就特受伤,事后有意疏远她,冷落她。她感知了我的情绪,也和我拉开了距离。
后来,经过几天的反思与隔离,回想这几年我和秦姐的诸多默契,我突然觉得是自己太狭隘自私不讲道理。秦姐待我这么好,只因为一次失误,我就耿耿于怀,真是太小肚鸡肠了。
顿悟后,我脑洞大开,心量越来越大了,我总是告诉自己,为人处世,既要允许别人对我好,也要允许别人对我不好。因为没有人有义务有能力事事时时都符合我的喜好和需求。重要的是,无论别人对我好还是不好,我都要保持好的心情。
把这种心态用在工作上,事业也渐入佳境,顺风顺水。以前我有文人的自命清高,还敏感多疑,若是合作的客户有一次让我反感,我便扭头就走。而现在,即便是别人对我真的不好,我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只记住美好的,淡忘不好的。经过这样的历练,我的心情更好了,朋友更多了,路更宽广了。
所以,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与人交往,“感恩”是最重要的,多记着别人的好,多说几声“谢谢”,在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给对方更多关爱与理解。这样的你,才是处处都有贵人相助的“人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