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儿乃是……”
从他的话中,李承乾知道,此人姓吴,没有名字,家中人唤他吴老大,从前是战乱逃到山上避难的山民。隋朝太平了之后才敢搬到山脚居住。因家中没有土地,他们一家人平日靠着砍柴、烧炭,卖给大安宫附近的宫女内侍为生,赚些微薄钱财、维持着生计。
“所以,你一家几口人都卖不出去柴火。家中就没有了进项。”
老头脸上顷刻笼罩着一层悲苦的雾:“回贵人,确实是这样的。”
他没有说出口的一句话是:今天能靠着贵人的恻隐之心换些口粮。可是明天、后天呢?世间又哪里有那么多好心的小贵人呢?
李承乾沉沉叹了一声,没继续追问下去。白糯团子似的面皮上流露出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神情。
唔……阿兄好奇怪。
李丽质和李泰对视一眼面面相觑,都不知道为什么兄长为什么突然心情就不佳了。
不过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皇宫以外的人,也不嫌弃吴老大的落拓样,对他格外好奇,尤其是他早年当山民的事迹。山中有没有创人的野猪,又有没有遇见过老虎?见后者点了头,齐齐骇然惊呼一声,追问起详细经过来。
唯独李承乾若有所思,望向
窗外。
很快,西市到了。
西市卖什么的都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周遭的空气自然不算好闻。几个小孩下马车时,都不留痕迹地皱了皱鼻子,咳嗽了几声。旋即他们就看到,人群一窝蜂地涌向某个地方。
那里是……
李丽质惊叫出声:“是不是阿兄你开的那间铺子!”
长安城中,分有东西两市。其中东市多是达官贵人、西市多是民众所在。蜂窝炭定品之后,最下品的炭则有官府在西市设铺售卖。李丽质、李泰对前朝事不甚了解,只听说他们阿耶和阿兄鼓捣出了有利百姓的炭块,使得西市日日门庭若市。
但他们如今见了,才觉得丝毫不夸张。
有皂吏们看守秩序,使得买炭的队伍构成了一条粗壮的长龙、队伍中百姓们挤挤攮攮着,都踮脚翘首,生怕店中的存货告罄。买完炭的人自觉省了钱,都愿意买点别的东西。连带着蜂窝炭周遭的几家铺子都成了旺铺,大门前人进人出,好不热闹。
李丽质捧着脸,小声道:“阿兄,你好厉害……你在看什么呢?”
她方觉李承乾的目光没停驻在铺前的盛景,而是转向了另一处。李丽质循着李承乾的目光看去,那是一处极为稀疏冷落的地界。没有一间店铺,只有连片的人或站立或蹲坐,争抢般招呼着偶得的三两客人。至于他们卖的是……
李丽质“啊”了一声。她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阿兄的心情不好了。
李承乾转过头来,轻声问道:“你看,那里面有你两个儿子吗?”
吴老大眯了眯眼:“哎。那个高瘦的、还有那个蹲着的,就是我儿子咧。还有几个,都是乡里乡亲一座山住的。剩下的我就不认识了。”
他说的两个人,正是争抢客人最凶的二人。而除了吴老大的两个儿子,整片卖柴、卖炭的摊主脸上皆笼罩着相似的、如出一辙的愁苦。
与蜂窝炭官铺的车水马龙,如有泾渭之别。
“好你们几个小崽子,怎么跑到这儿来了!故意让阿耶担心是不是!”
兀地背后传来了一道熟悉的暴喝,让三个小萝卜一瞬间僵在了原地。连心情最不佳的李承乾也被迫中断了思绪,下意识抓紧了袖摆,缩住脖子不敢回头。
然后,他感觉背后的领口一紧,脚下一空……竟被提了起来!
“啪!”
“怎么带弟妹来这种地方?”
李承乾糯团儿的面皮顿时红成了一片,连耳根也不例外。小手下意识往后捂,但身子悬在空中,怎么也够不到,反倒像条挣扎扑腾的鱼。意识到这一点,李承乾的脸红得更厉害了。
他闷闷的气音从牙根发出:“阿耶……你快放我下来!”
李世民道:“先告诉阿耶,为什么要来这种鱼龙混杂之处。”
李丽质和李泰甚少见阿耶发火的模样,见他拍了李承乾小屁股,当即把存在感缩到了最小。但听了这话,李丽质还是脆生生道:“阿耶,阿兄是想来看卖柴的人!
”
“哦?”李世民的目光一动(),若有所思。他看向李承乾(),似乎在等他往下说。后者却摆烂似地趴在他怀里,小脸别向一旁,只留给老父亲一个通红的耳根,什么都不肯说了。
“来,丽质青雀来告诉阿耶,今天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不是去大安宫么?怎么来的西市?你们阿兄又为什么想来看卖柴的。”
姐弟俩你一言我一语,把遇到吴老大、马车上和他攀谈的内容,以及今日在西市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说了。他们年岁尚小,有时说得颠三倒四的,有时候又有重复之语。李世民却只静静听着,不曾打断小儿女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