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撞到百叶窗上,有点儿晕晕乎乎。劳伦斯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十分温柔体贴,让我惊叹不已。在那以前,我也曾绊绊撞撞,伤着自己,可谁也不会在意。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无动于衷。对我来说,能如此生活在一种温情柔意中,其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次大战(1)
不久,如晴天霹雳,一次大战爆发了。当时,劳伦斯正和两位朋友在英国北部的湖泊区观光,而我则独自在伦敦。劳伦斯赶回来后,我们同鲁普特?布鲁克和埃迪?马什一起吃了一顿饭。鲁普特?布鲁克的皮肤白皙得出奇,而且动辄就脸红,带着一种奇特的忧郁美。他是来同我们一起住的。甚至在那时我就想:“他什么样的生活都经历过,一定已经烦了。”他从来没显得高兴和满足过。记得埃迪?马什说过:“我们担心终有一天会爆发战争,但也许外交部和厄尔?格雷已经改变了这种形势。”
但我们还是无法相信他的话。战争……
温斯顿?丘吉尔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带血的和平重新开始了。”
然后,便宣了战。起先,它似乎只给人带来激奋。真是的!还激奋!起先,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到底会带来什么可怕的结果。
我们在查林道车站看见一列列满载士兵的火车向前方开去。女人们脸色苍白,神色紧张,却强装出勇敢,抑住眼泪在那儿同她们的儿子或丈夫告别。这不由地使我因这些可怜的妇女而抽泣。我并不关心这些士兵,那么多的士兵是英国人,俄国人抑或是法国人。在这里,国籍只是一种偶然,永恒的却是悲哀。
劳伦斯对我的眼泪感到害臊。
他自己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战争而困惑不解,茫然不知所措,人也变得精神和抽象起来,对外界失去了知觉。而我这个从小在德国军国主义的“战鼓”声中长大的人则因此而被吓坏了。
劳伦斯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一生都在战斗。但他却竭尽全力在谴责这次“世界大战”。非人性、机械、纯粹的破坏!莫名其妙的破坏!
当劳埃德?乔治执政以后,劳伦斯完全丧失了对他的祖国的信心。那个非英国的劳埃德?乔治竟然代表了英国的威望?这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战争,又是战争!劳伦斯感到,这无异于一种致命的疾病,人类尊严的崩溃。而我只是感到害怕,所有基本的本能消失了,安全丧失了。
一天晚上,我们从一位朋友家回来,走过汉普斯特德时碰到了一大群人。天空上,乌云翻卷,一架德国飞机在头顶飞过。当时我想:“这架飞机上说不定坐着我年轻时一起跳过舞、一起玩耍过的德国人。如今他们给这儿带来了毁灭和死亡。要是眼前这黑压压的人群知道我也是德国人的话,非把我撕成碎片不可。”
我们神色黯然地回家了。在那么多的恐惧面前,我们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我们在偏僻的伯克郡找了座别墅住下。可即便在那儿,也不时地有人对我们不放心。甚至当我们在附近的树篱旁采摘黑草莓时,也会有警察突然在我们背后的灌木丛里冒出来,询问我们的身份。劳伦斯,这个在写作中那么勇敢无畏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他视为一个邪恶的人物?我以为,这不是他的行动诡秘,而是因为别人的阴暗心理。有一个女人甚至吹嘘说,她曾把我们作为间谍撵出了康沃尔。
我们住的地方靠近吉本和玛丽?坎南的磨坊,到默里家也不过一小时的路程。在黑森森的冬夜,我们会穿越光裸的树林和只剩下死白菜根散发着腐烂味的田地,去看望他们了。
一次大战(2)
坎贝尔曾来我们这儿度过了一个周末。他在伦敦时那么高贵文雅,如今戴了一顶旧的便帽,腋下夹着一根很粗的手杖。在我看来,他很像一个爱尔兰流浪汉。他还在为他的“阿尔兰”故乡而悲悲戚戚。
圣诞节到了。我们用冬青树和槲寄生把小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还又是煮、又是烧、又是烤、又是煎地做了不少好吃的东西。坎贝尔和科特里昂斯基来了,默里夫妇来了,格特勒和坎南夫妇也来了。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
饭后,我们在摇摇晃晃的地板上跳起舞来。吉伯特昂起头,高声唱道:“我感到,我感到自己像天上的一只鹰。”
科特里昂斯基满怀深情地唱起了他的希伯莱歌曲,而凯瑟琳娜则拉长了她那张古怪的脸,唱起了一首哀歌:
我是个不幸的人,
落进了煤洞里,
跌折了我的腿,
还因为偷煤而关了三个月。
我是个不幸的人,
即便天上下着汤,
我也没有匙子,
唯有一把饭叉。
她还用法语唱道:
你的糖汁很甜,小蛋糕,
你的糖汁很甜。
别大声嚷嚷,小蛋糕,
这屋子并不属于我们。
我很喜欢这歌的曲调。可一当我试着唱时,劳伦斯马上制止了我。他觉得这歌的节奏太快。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欢快的聚会,在接下去几年里,我们都不曾这么高兴过。
到了春天,我们去苏塞克斯同梅内尔夫妇住在一起。我们很喜欢他们家的那些孩子们。当时,莫尼克就住在我们隔壁。我们住的房子是维奥莱特租给我们的,我只隐约记得艾阳丝?梅内尔的形象,脑子里只留下这么一个印象:她由维尔弗莱德引着穿越草坪,就好像比阿特丽斯在但丁的引导下默默地向前走去一样。
此间,我听到了我父亲去世的消息。可我对什么人也没说,只是让它成为我的秘密。后来,我把消息告诉了劳伦斯,他只说了一句话:“你总不至于期望你父亲陪伴你一生吧?”当时,伯特兰?拉塞尔给劳伦斯发来邀请,请他去剑桥大学。劳伦斯早就十分向往能去剑桥一趟。当他回来后,我曾问他:“你在那儿做了些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
他回答说:“嗯,到了晚上,他们一边喝红葡萄酒,—边在屋子来回地踱着步子,大谈巴尔干形势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而事实上他们对那儿的形势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