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可以以西湖的面积和21世纪苏堤的长度为基准,来推知,唐代的“苏堤”(在唐,苏堤还没诞生,这里是假设如果在唐代,在苏堤的位置,如果建一苏堤,该有多长。)约长3633米,算是七里多点;宋代的苏堤约长3372米,算是七里不到;清代的苏堤约长3028米,算是六里多点;21世纪的苏堤长2797米,算是五里半稍多。
上述唐宋清今的苏堤长度如果考虑到古今度量衡的不一:唐朝一尺等于今天的30。7cm;宋朝和元朝一尺等于今天的31。68cm;明清年代一尺等于今天的31。1cm;今天一尺等于33。33cm。那么上述的苏堤应该进一步修正为:唐代的“苏堤”约长3944米,能算是八里;宋代的苏堤约长3548米,能算是七里;清代的苏堤约长3245米,能算是六里半;21世纪的苏堤长2797米,算是五里半稍多。
因为,1市里=150市丈;1市丈=10市尺;1千米=2市里,1米=3市尺。所以,在宋,苏堤也就七里左右,离苏轼所言的苏堤长三十里,荒谬地放大了429%!
许多文章都有说,说苏轼在整治西湖、疏浚西湖时,如何亲临第一线,如何深入基层,如何调查研究。还说在疏浚现场,与民同乐,吃东坡肉,喝印月酒。那么,王木木想不通了,即使苏轼此人文理偏科,文学好,数学差,但作为龙图阁大学士,一里有多长,一丈有多长,一尺有多长,这总归应该知道的吧!古代人不若现代人,出门开车,乘车。唐僧用双脚走到了印度,徐霞客用双脚走遍了中华大地,苏轼也一定曾在西湖的东南西北走来走去过的。难道,这苏轼对自已的脚步一点概念都没有?他会把七里误会成三十里?呵呵,如果说,说苏轼真是这么样的一个糊涂蛋,那苏粉们真是在不顾事实地反在给苏轼搽黑了。
百思不解的王木木在想,一个是七,一个是三十,这能搞错吗?绝对不可能!苏轼再弱智,苏轼再浮夸,也不至于把七里误会成三十里!何况,疏浚西湖,又不是苏轼一个人的干活,苏轼手下,大小官吏一大堆,还有未来的太常博士米芾等,对于苏轼的三十里之说,应该都是认可的,签单的,要不,苏大学士的“纰漏”,哪能“流芳千古”?
那么,既然如此,苏轼为什么会把七里说成三十里呐?既非无意,必是故意!苏轼的刻意造假,缘起何意?
王木木在想,想想,也有道理,这苏轼可真是聪明人,把工程量说大,把项目规模放大,把土方量增大,那么,相应的,工程款是不是应该同步大一大?劳务人工是不是可以高估三四倍?那么贪墨截流的安全系数,是不是可以增加许多倍?而挪用公款和中饱私囊的效益,是不是也可以递增很多倍?反正,汴京的两当权派是两足不出户、没啥数理概念的寡fù;反正朝廷也第0747章错了一千年
不会对我核计验收;反正我的报告知qíng人看不大到,看到的又都是好蒙的不知情者,苏轼很得意,很大胆,也很贪婪,于是无视七里的现实扯出了荒谬的三十里之说!这可能吗?完全可能!鹿都可能变成马,七里为什么不能变成三十里?
苏轼这个谎言,作文立说中,说东道西中,欺上瞒下中,扯了11年(苏轼1101年8月24日逝世)。苏轼愚弄了朝廷和财政,也愚弄了历史和所有的苏粉!苏轼逝世后,其弟苏辙为其哥苏轼作墓碑,写下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再一次固化了苏堤长三十里的概念!将苏轼的愚弄和指鹿为马继续发扬光大、流芳百世(也许今后要遗臭万年了)。
从北宋到南宋,杭州从一路之州府到一国之首都,西湖还是那个西湖,州府的百姓到首都人民,倘佯苏堤,泛舟西湖,看见的苏堤只有七里长,津津乐道的苏堤则有三十里长,把小黄鸭yy成大白鹅,把小毛驴yy成千里马,把半残废yy成高大上,不知是苏轼够q,还是苏粉阿q了,这种思维方式和模糊概念,也为靖康之耻、崖山之夭贡献了“扎实的基础”。
后,从金朝到蒙元,元人疏浚西湖时说,你们汉族人自已在说,西湖苏堤长三十里,有三十里吗?元人质疑了,不敢挑战苏大学士,却疑是蒙元之度量与宋有异,想要去搞搞清爽,没来得及,朱元璋来了。
从明到清,从清到mín国,从近代到现代,从中世纪到21世纪,有多少帝王将相、鸿儒大士、时代精英、专家教授、智者能人、僧侣道巫、莘莘学子、百姓万民,在杭州看西湖,在西湖看苏堤,在苏堤看春晓,南来北往,用脚步量,看着西湖水啊浪打浪,看着湖中冒出的泡沫浆,二米栽一柳,四米种一桃,算着是七里长,咱统一口径,说是三十里长!非我虚妄,我有史为准!老师也是这样教的!课本上也是这样写的!
你想质疑吗?你不想想,900多年来,就你一人得道?就你一人能问难?你把别人都当成了傻子?你想出风头?你想标新立异?你想挑战古今中外粉丝成堆的苏轼?你想破坏中国人民的一大偶像?你什么用意?你该当何罪?
看中国的湖泊,从洞庭湖到鄱阳湖到太湖,面积分别是西湖的六百多倍、近五百倍和近四百倍。而这些中国的第一、二、三大湖,如果有三十里的长堤,基本上都能贯穿两岸了!而西湖,与其相比,在面积上,几百分之一,几近可以忽略不计,哪配承载长30里的长堤!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苏轼在西湖上真是造了条30里长的苏堤,那么,西湖于杭州,这苏堤,向南,都能穿过钱塘江、穿过白马湖、穿过南门江,到达美女山了;或者是,向北,则能穿过三里洋,穿过东苕溪,穿过仁和镇,到达东明山了。这,可能吗?这苏轼愚弄了宋廷、愚弄了宋人,还愚弄了他们的子子孙孙。
全国人民,对于西湖,恐怕概念不大;浙江人民,对于西湖,恐怕也不大会用数据去量化它;可是,对于杭州人民,西湖它近在眼前。不说忙碌的工薪族,不说奴性的管理者,就说那些每年四五万的在读《苏轼治西湖》和《宋朝的雨》的中学生,老师都会要求他们结合原文;做简要评析,议论苏轼,议论文章,并要求写一几百字的短文。王木木有点想不通,每年四五万的杭州籍的高中生,高考之前,磨刀霍霍,怎么会都没发现九百多年来的“三十里之说”的错误?又,这些高中生的杭州籍的语文老师,他们都不知道西湖有多大?都不知道三十里有多长?再,教育部有《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必须是“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较深的学科造诣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每一教材有“初审与试验”两阶段,并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跟踪评价。呵呵,制度很齐全,规格很不低,枪势很唬人,可是,众目睽睽,这个错误的“三十里之说”,怎么就能成为漏网之鱼了呐?这,该是领导的悲哀?还是老师的悲哀?或是学生的悲哀?再或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传承的悲哀?历史的悲哀?现实的悲哀?
说这两课文,除了荒谬的“三十里之说”,还有就是《苏轼治西湖》的作者!这作者是苏轼?呵呵,滑天下之大稽了。《苏轼治西湖》文的最后一句为:“杭人名为苏公堤”。众所周知,苏堤,苏公堤,是苏轼在1090年在西湖中筑的一长堤。事后,为纪念苏轼,后人名其为“苏公堤”。如果,这文是苏轼自已写的,不仅需要时光倒流,还要加厚脸皮,以备自吹自擂。其实,从《苏轼治西湖》文的语气和称谓,也可见作者绝对不可能是苏轼!至于说《苏轼治西湖》一文的体裁为诗词的苏粉,王木木更无语了,人家可以脑残到印度洋,别人总不能永远陪葬到爪哇岛吧!
王木木在想,编写教材,漠视事实,不顾常识,用陈旧的价值观来自娱,用美德来“绑架”孩子,好悲哀呕!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间不明确,情节真实吗?《陈yi探母》,是真人真事吗?《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是由《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改写来的,复旦复蛋,抄袭加歪曲,去比对一下原文好吗?《朱dé与兰花》,这故事的时间经得起推敲吗?《爱迪生救母》的故事,难道会是真的?《检阅》,波兰国庆日的更改已经20第0747章错了一千年
多年了,教材哪能视而不见?《母亲的恩情》在编排上“文包诗”了,这不封闭了原诗的想象空间了吗?《乌鸦反哺》一文的选用者,难道不知道乌鸦无家庭,所以乌鸦是无从反哺的吗?
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说是大才子,大书法家,都没错。他的作品千百年来被传颂,很正常。但苏轼的一生,一直在当官,他的主业,不是诗词,不是写字,他是公务员,他或大或小,外放京官,一生,仕途相伴。所以,王木木认为,看苏轼,主要是看他的政绩,主要是看他的官品,而不是他的诗词,他不是柳三变。作为一个官员,苏轼言行不一,欺上瞒下,怠政惰为,目光短浅,拉帮结派,游戏政务。他每到一地,多是向朝廷要钱要粮。不思进取,不事生产,贪吃懒做,好逸恶劳,这是个父母官的样吗?所以他一生仕途的坎坷,也真怨不了别人,问题在他自已的身上。也许,苏粉们不能接受这种观点,其实,张大眼睛看看吧,历史长河,昨日还在作廉政报告的,今日被双规了;昨日还是英雄模范学习榜样的,今日已是阶下囚了;昨日还是政要显贵的,今日都去潜逃投敌了。这些人都非平庸之辈,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这些人也都有自已的辉煌,可这些人的人品、官品全都不行。于才于德,我们该如何取舍?
这真是:苏堤三十里,错得太离题;夸大四五倍,实仅七八里。错了九百年,没人去搭理;这事很奇怪,这事也稀奇。学士光芒里,藏有大问题;苏粉要粉苏,抹杀众非议。但愿新世纪,真假不游戏;点了纰,愿解千年谜。
……
9sfk第0747章错了一千年
 ;。。。 ; ; 第0746章苏轼治西湖
王木木记得,前世的杭州人对于苏轼,是好评如潮。一般说来,苏粉们赞誉苏轼,说:苏轼曾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通判杭州;又于元佑四年(公元1089)知杭州;共到杭州两次。若论他做官的最大的功绩,当数整治西湖。苏轼于杭州,其功绩,在21世纪浙江省的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苏轼治西湖》,全文如下: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此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当为:“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chū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
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
运河的便利丧失了,靠江中的潮水供水,船在市中行驶,潮水又多淤泥,三年淘挖一次,成为百姓的大灾难,六口井也几乎荒废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
吴地人种菱,到春天常加拔除,不留寸草。苏轼还募人在湖中种菱,使茭白根不再生长。收取的钱准备用来修湖时使用,取来救荒剩余的钱一万缗、粮一万石,和请求得到的剃度僧人文牒一百份来招募工役。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
此文在百度百科中标注作者为“苏轼”,标注文学体裁为“诗词”,两者显属错误。百度百科还同样错误地加注了“苏轼的品格”:“《苏轼治西湖》表现出苏轼全心全意为民造福的性格特点。西湖开浚,造福万代。苏轼二十年两次莅杭治西湖,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百姓把他的画像悬挂在家中,像神一样供奉着,逢时过节拜祝一番;有人还为他建了生祠,四时享祀香火。自古以来,很少有像苏轼这样在百姓心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说明只要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历史也不会忘记他。”
在后世,对于苏轼,都说苏轼在杭州的故事太多,就其大体的史实,也足以显示其不朽的功绩。比如:
1、他修井:苏轼第一次来杭州任通判之职时,恰逢供给市民饮水的六井年久失修,不能供水了,苏轼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与知州陈襄对六井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使百姓重饮六井水。
2、他赈灾:苏轼第二次刚到杭州,就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冬春水涝,之后又遇大旱。苏轼决定把用来修葺官舍的钱,先买米赈济饥,又反复上疏,奏请朝廷减轻本路赋税,免除积欠,加大常平仓米的购入,以备饥荒。由于苏轼的反复请求,朝廷决定拨本路上供米二十万石赈饥,宽减上供米三分之一,并赐度牒三百道以助赈饥。结果米价渐落,元佑5年春没有人饿死。但是,一些地方官吏无意恤民,专事献媚,看到元佑5年春没有死人,就立即报告朝廷,声称本年丰收,别无流民,要求收回度牒钱粮。苏轼反驳道:“去岁灾伤之甚,行路备知,便使今年秋谷大稔,犹恐未补疮痍;而况三夏之交,稻禾未了,未委(不知道)逐路提转(提刑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