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上的控制也得到空前的强化。
在对外邦的交往中,为了掌控对外贸易,只允许官方的朝贡勘合贸易。
至于民间的私人的出海贸易,一律禁止。
只要想掌控对外贸易,海禁的政策迟早会实行。
再者,当时东南沿海的倭寇与海盗横行,对明朝造成了安全上的威胁。
倭寇从元朝就开始劫掠东南。
洪武年间,宰相胡惟庸图谋造反,朱元璋杀了三万多人,这就是骇人听闻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其中的一条罪名就是勾结倭寇,内外联动,图谋造反。
倭寇成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害怕其余人有样学样,私通外国来反对大明。
除了倭寇还有海盗。
海盗大多是被朱元璋打败的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余势力。
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各路诸侯争天下。
张士诚主要盘踞在江浙、安徽一带,手上几十万兵力。
方国珍盘踞在浙东,水师实力强大。
张士诚、方国珍被朱元璋攻灭后,两个人的残余势力流亡到海上各个岛屿建立据点。
继续抵抗朱元璋的大明政权。
这些反对势力还和倭寇势力勾结,经常一起配合着上岸劫掠。
他们利用海上据点进攻撤退,来去自如,让朱元璋疲于应付。
种种原因,导致了朱元璋采取了这种被动消极的海禁政策。
海禁的祖训,除了偶尔几次松弛,历代的明朝皇帝基本上都延续这个国策。
一直到现在的嘉靖,依然实行着。
穿越过来的李春芳,对于海禁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简直不能苟同。
但自己目前并不能劝说嘉靖改变国策,嘉靖还没看到好处。
自己目前也没那个份量让嘉靖去违背祖训。
如果现在就开放了海禁,那些十恶不赦的海盗可能一夜之间就会放下武器变成国际商人。
然后跟大明做生意。
他们为什么要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做倭寇?
因为穷。
因为走投无路。
因为大明除了勘合贸易,不让他们私人进来做生意。
既然能合法的做生意,干嘛还打打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