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血铸的番号 豆瓣 > 第28部分(第2页)

第28部分(第2页)

马千里全神贯注,完全进入战术状态,没有半点讨论的余地,只当于继成是一名听众,说不说话,关系不大,自己一定要连贯地讲下去,必须把自己的理论强加于人。

“我说的问题就在于这次战役机动的组织,尽管是大部队行动,但仍可看成是一次大规模的特种作战,最后起到决定作用的也是特种作战达成的效果。如果这种理论成立,那么完全可以把两个方向的兵力、火器重新编组,组成若干精干的特战小分队,而不是大规模的长途行军。事实证明,大兵团机动很难隐蔽企图,白天无法行动,夜间又受地形之累。机动距离近了达不成战役目的,距离远了又难于按时到位,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换种思维,以重新编组的小分队行动,采取小群多路的方式,最终到位的兵力肯定多于先前。从战斗进程看,我们团只有三个连按时到达狙击位置,占领了三个要点,如果提前就以连为单位前出,可能到位的建制分队会更多,占领的要点也多,对敌人的威胁更大……”

于继成听着听着觉得不能只当一名看客,也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了,毕竟老爸就参加了这次战役,六连也在那场战役中一战成名。作为六连的一员,对这么重大战史、战例不加研究,愧对先人,白在六连当过兵。

“老马,你提出了一个特战概念,算是你的独创,别的早听腻了,没什么新鲜的。我觉得你的提法很大胆,很有新意,但实在无法苟同,既然是特战就要有特战的特征,步兵分队遂行特战任务,而且是师规模的特战行动,有些不符合战术常识吧?战斗条令从来就没这么规定过。”

“哈哈哈……”马千里一阵大笑,连桌上的红蓝铅笔、指挥尺、云形规一起被震得蹦起来,仿佛跟着马千里一起嘲笑于继成的无知,笑得于继成头皮发麻。妈的,这马千里真疯了。

“继成,‘按照条令去练兵,抛开条令去打仗’可是你家老爷子的名言,特种作战本身就是一种超常规的使用兵力、兵器,早已打破了常规,还谈什么常规?”

马千里咽了口唾沫,四处找寻着,肯定是说的话太多,导致口渴。

“给,喝这个,今天让你说个透,不留遗憾。”

马千里接过于继成递过来的二锅头,一口喝下去能有二两,迅即张大了嘴,做出痛苦的表情,眼泪鼻涕又淌了一脸。

“这个特战问题,我想了很久,虽然是研究历史,但觉得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大,历史在某些时候比现实更现实。”

“说了半天,你还没说到特战在那次战役中如何具体地运用,师规模的穿插行动怎么能叫特种作战?”构建一个理论难上加难,说上几句反驳的话反倒容易得多,一般专家都是这么打击新生理论的。于继成实在不想当外行,就以专家的口气反问了一句。

“其实那次战役已经尝试了特种作战,只是没有总结出这名词罢了。你家老爷子在穿插途中,搂柴火捎带打兔子,带着一个排绕到敌后,炸毁了清川江上一座桥,那就是特种作战的典范。而且志司也编成了几支侦察分队前出炸桥,如果有数个这样的小分队,任务纵使更大一些,袭击目标再多一点就更厉害了。当然了,美军的失误更大,他们过于依赖空中优势,如果也以特战的方式,利用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在主力撤退前,提早派出特战分队,抢占要点,那战役的进程和结局实难预料,恐怕历史将为之改变……”

于继成思考着刚才马千里的每一句话,迅速总结出马千里和自己的特点。两个人的外在表现,一动一静,但内在的共同点都是孤独。自己是性格上的孤独,马千里是思想上的孤独(似乎层次更高)。两种性格,两种孤独。性格即命运,就像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双方指挥员一样,都给自己的人生、命运留下太多的遗憾。

“继成,信我的没错,以后的步兵分队会越来越少,纯步兵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特种化的步兵,步兵的职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其实从那场战争开始,就已经转变了。”

马千里酒劲上头,谈兴正浓。于继成干脆什么也不说了,他彻底被一个半疯半癫的醉汉说服了。

“我被降为排长,可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不信,继成,咱们可以做个试验,算你帮我,完成我的夙愿。把你的三排借我使使,我要在半年内把他们训练成全军绝无仅有的‘特种化步兵’,然后老子转业。”

“特种化步兵?”于继成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他这辈子也忘不了因为马千里的失误,导致洪巧顺脑浆涂地那一幕。岔开话茬儿,关切地说道:“天亮了,你早点睡吧。”

第二十五章 幻觉(1)

1

“哈哈哈……”马千里又是一阵大笑,居然和营区外老百姓家打鸣的公鸡同步。

于继成再次头皮发麻,这笑声好像从哪部老电影里听过,通常都是临就义前的革命者面临屠刀时,对死亡的无视和对刽子手们的蔑视。笑得实在诡异,居然带着哭腔,好像笑出了眼泪。那是于继成看过的世界上最凄惨的笑,最痛苦的笑。说明马千里比自己还压抑。

“妈的,当了一晚上听众,没功劳总有苦劳吧?我还错了?”于继成在心里暗骂。不过他隐约猜测出马千里为什么会有如此怪异的笑声,一定是自己没有同意他的奇思怪想,惹怒了这位热衷于奇思的老排长。至于为什么像就义一样,就很难说清了,至少没人要绑着他去刑场。

“老马,天亮了,咱们都清醒吧,老大不小的人了,要不是穿上这身军装,估计孩子都满地跑了,能打酱油了。咱们实际点吧,这不是挑战风车的年代……”

马千里还在哈哈大笑,欲言又止。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几个人能跟疯子似的马千里投机,可他不管投机不投机,白话起来没完没了。在于继成的记忆中,刚才那个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的战例,打新兵时候就听这老排长挂在嘴边,几年过去不知听了多少遍,耳朵快磨出趼子,只不过这会儿结合地图,讲得更具体更透彻,也更震撼,还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特种化步兵和特种作战。

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于继成对特种作战并不陌生,还在新兵期间,就凭着枪打飞珠,帮助六连战胜了集团军特种大队。那时也没觉得特种兵有多么神,不过是一群技艺超群的步兵罢了,在某些常规科目上,还不如六连呢。他们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恐怕还是参加国际侦察兵比武的巨大机会。以咱们中国军人的基础训练水平,以咱们的素质,不用说军区组成一个队,就是再组成五个队,那最后的比武结果,前五名都得被我们拿回来。只要能参加上比武,什么立功受奖,提干晋升就是手拿把抓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巨大机会被以军长父亲为首的一伙人扼杀,才让他耿耿于怀,每每扼腕叹息。也正是因为那次被压制,年轻的于继成突然成熟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多少个痛苦的夜晚,多少次在六连荣誉室痛苦的思索,终于痛苦地悟出了痛苦的道理——含而不露,藏而不发。

于继成军龄比马千里少四年,可对人生的感悟远远超过痴迷于战术的马千里。还在新兵期间就悟出了人生哲理而非战术理论。个人的力量实在小得可怜,即便是父亲那样,重兵在握、权倾一时的高级将领,也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像马千里似的徘徊在过去,在历史中意淫以寻求解脱。而自己呢,对父辈创造的历史甚至比马千里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