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灭蟾光,金风里,鼓角凄凉。忆自从征入战场,不知历尽几星霜。何年得遂还乡愿,兵气销为日月光。”那身着明黄绣花帔的,不是虞姬又是谁?然而这声音还真的不是祝芳。祝芳的声音略暗一些,配上他一贯的小女儿姿态,演的富家小姐十分惹人怜爱。但是这虞姬声音圆润,仪态大方,与祝芳是全然不同的路子,台下的人一时也认不出这人是谁。
虞姬苦口婆心劝项羽不要出兵,只恐有诈,项羽哪里会听,不但要出兵,还着虞姬随军。一路行到沛郡,果然中了韩信的计,不得已,与刘邦一通混战。此时项羽已经换上黑金长靠,插四面大旗,高举长枪,与一众武将站在一起,好不威风。敌军也毫不示弱,一个个的气势十足,一趟一趟的在台上走。随着锣鼓点越来越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被项羽挑落下马。混战,单打,长突短刺,你来我往,一下子就引爆了全场。台下的人纷纷鼓掌叫好,一浪高过一浪。
谁料敌人环环设计,节节败退,项羽一路追赶,一步一步进了深山。项羽孤军奋战,渐渐不敌。而敌人却早就在山中设下了埋伏,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项羽也知道自己中了计,但是现在想逃,哪有那么容易。就在项羽以为自己走投无路之际,部下及时带人赶到,才把项羽救出重围。好不容易逃回了营,项羽自认大势已去,百般哀叹。虞姬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才好,只能服侍他歇下,独自出帐外散心,一边走,一边凄凄切切的唱了起来。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看,云敛晴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月色虽好,只是四野俱是悲愁之声,令人可惨!只因秦王无道,兵戈四起,涂炭生灵;使那些无罪黎民,远别爹娘,抛妻弃子,怎的教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争何事,赢得沙场战骨寒。”
寥寥数句,倒是勾勒出一个忧国忧民的虞姬,一腔愁苦,不知与谁说。台下的人有那么一瞬间就理解了项羽为什么喜欢虞姬,不为美人倾国倾城貌,不为姬妾贤良端庄德,只因为这个女人眼中有天下,胸中有山河。她不愿为两家争权,祸及苍生,更不愿见将军威名背后累累的白骨。最重要的,她念着项羽,愿意陪他东征西战,劳苦奔波,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配上这珠圆玉润的声音,再加上那油彩勾勒出的美貌,一双亮闪闪的眼睛在这略有些暗的屋子里熠熠生光,台下的人不由得看痴了。哪怕刚才他“且散愁情”一句是罕见的高腔,一群人都忘了叫好,只呆呆的看着台上,好似少看一秒都是亏了一般。
虞姬出门散心,并没有感到轻快,反而听到阵阵楚歌,竟是从汉营里传来的,在这夜色中听起来,犹如惊雷一般,炸得虞姬忙奔回帐中去唤项羽。项羽听后,不由悲叹,大概今夜真的是难逃一死,“十数载恩情爱相亲相依,眼见得孤与你就要分离。”
反正是逃不掉了,虞姬反而镇定下来,既然已经退无可退,不如享受这最后的时光,两个人把酒畅谈,死也要死得潇洒。
几杯酒下肚,项羽的愁闷也就被酒蒸了出来,想自己怎么也算是西楚霸王,当世英雄,怎么就落得这步田地。“咳!想俺项羽呵!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自己也是满眼泪光,又不想让项羽看到自己这般模样,于是提议舞剑,权当排解。一时卸下披风,换上鱼鳞甲,上披珠串云肩,拿起宝剑。又趁项羽不注意的时候转过身去擦干眼泪,转回去时又是笑靥如花。这时弦乐响起,虞姬边唱边舞,“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此时的虞姬,美艳不可方物。动作柔中带刚,又有几分缠绵的情态。将那一份身着铠甲的英武,和小女儿家面对心爱之人时候的娇羞融合的恰到好处,台下的人都屏息凝神的看着,眼睛都不敢眨。突然,一把剑不知怎么变作两把,随着鼓声越来越急,虞姬舞剑也越来越快,手中的宝剑只剩道道剑影,动作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好!”先是项羽叫了一声好,然后大家才纷纷反应过来,接二连三的叫好,一浪高过一浪。台上演员也不急着往下演,只是站定了身形,等到台下的叫好声渐渐停了,旁边才上来一个小兵,带来的是楚国兵败的消息,犹如兜头泼下一盆冰水,把整个场内热烈的气氛浇个透心凉。
项羽想要带虞姬杀出重围,虞姬却认为他一个人逃生的几率更大一些,如果带着自己,反而会拖累他,宁宇自刎,断了他的念想,项羽哪里肯放她去死,一时两人竟是争执不下。外面是悠扬的楚歌,唱着田园荒芜,将士思归。帐内是一双有情人不愿分离,虞姬呜呜咽咽的唱着,“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就在这个关头,虞姬突然大喊一声,“汉兵杀进来了!”相遇转头去看,正要抵挡的功夫,虞姬已经夺了宝剑,一道剑光闪过,香消玉殒。
眼见着心爱的人就这么去了,项羽悲痛至极,哪还有心思再战。来到江边,放了乌骓马,让船家载它去江东,随它自由的去吧。谁知乌骓马刚一上船,居然就跳进了江里,自己淹死了。项羽的心头不由更添一层悲痛,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去了,自己最爱的战马也去了,莫不是天命亡楚。“八千子弟俱散尽,乌江有渡孤不行。怎见江东父老等!罢!不如一死了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