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有点,但是,供养一个村子,我也没那本事”。
李元说的直白,倒是吓了村长一跳,故而语气变得急迫。
“有点也行,现在青黄不接,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生活,你要是有粮食,我什么也答应你”。
现在为了生存,各村都是各显神通,四处筹措。
有机会就打听,期待着万一。
这不,随意的一句问话,居然看到了成果。
“东西不多,也就是100斤玉米碴子”,李元不敢说多了。
听到只有100斤,村长多少有点失望,但是想想,100斤,省着点,也能够全村多撑几天。
“要钱还是要物?”
“可不敢要钱,那不就投机倒把了吗。如果有什么老物件、或是山货都行”。
李元想着先和村长搞好关系,慢慢建立信任,到时求人也能落到实处。
他牢牢记得只有利益,才是最为稳固的关系。
“老物件?你等等”,村长出去了一会儿,拿着一个青色的三足洗,走了进来。
“看看这个,村里老人说这个东西原来是从山里庙里搜出来的,会计写对联的时候盛墨用”。
李元小心接过,认真端详。
“吕叔,如果我看的不差,这个是汝窑的三足笔洗,在城里信托商店估计能卖几十”。
吕平安诧异地看着李元,心道这个小子是不是傻。
不过同样的,对李元的品性给予了正面评价,认为是个可交之人。
“那行,我去城里看看”,吕平安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那粮食的事情?”,他还没有忘记最为重要的粮食。
“明天我再过来,到时一并带来”。
李元没有说什么如何兑换的事情,他的目的便是拉好关系。
第二日,李元如约赶到吕家坡村,自行车两边的竹筐里,各放着一个面口袋,各自装有50斤玉米碴子。
径直进入村委会,吕村长早已等候多时。
李元停好车,一人拎着一个面口袋进了村委会。
那个汝窑的笔洗用报纸垫着,放在桌子中央。
“昨天下午我和会计一起赶到城里,信托商店估价25元,我把它带回来了”。
看着他眼里的血丝,李元知道他们这是连夜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