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的,能够约束终极目标的“利”,也就是玄源之前总结归纳出来的关键字,他们对于终极目标的约束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一种综合的衡量。
“好奇心”、“善”、“稳”、“争”、“智慧”、“勇气”、“自信”、“逐利”、“毅力”。
这些关键字所代表的品质都是玄源自身品质,都离不开玄源的本性。
也就是说,正是玄源的本性在作为无形的“利”,约束着玄源达到终极目标。
很显然,这样的约束不仅仅是约束,也是另一种层面上的促进。
或许条条大路通罗马,玄源有无数种方式和途径可以追求自己的大道。
可玄源本性所代表的无形的“利”,其实不止是给玄源追求大道划定一个方向这样单纯的约束。
这些无形的“利”同样在划定方向的时候,帮助玄源修了一条能够通往大道的路。
所以路的存在,对于走路的人来说,固然限制了行进的方向,可同样给走路的人带来了无穷的便利。
而玄源的本性有无数细分的种类和差异,他们共同组成了所谓的路。
在面对不同的问题之时,这些不同的本性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占据不同的分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玄源没有办法直接给这些本性,也就是无形的“利”,在没有遇到实际问题之前划分所谓的优先级。
这看似又否定了玄源之前的猜测。
其实不然,虽然无法划分这些无形的“利”的优先级,可是玄源可以推出自己在遇到具体问题之时,划分优先级的规则。
如果笼统的来说的话,玄源的一切做法当然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是从心所欲的。
不过这并非是所谓的思想体系,因为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从心所欲的。
你的任何举动,哪怕觉得是在约束自己的举动,都是一种从心所欲,因为约束本身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思想体系不是从心出发的话,那又如何能够作为一种自己追求的思想体系?
所以说,从心所欲不难,难的是后面那句不逾矩。
是的,单纯的从心所欲没有任何意义,在从心所欲的同时不逾矩才是核心所在。
划分优先级的原则,玄源当然也是从心所欲。
而这种从心所欲,对于玄源来说,不过是“公”和“私”之间的权衡罢了。
这两者并非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混合存在的。
有时候“公”占多一点,有六成,“私”占少一点,有四成。
有时候则是反过来,“私”占六成,“公”占四成。
当然了,还有其他无数种的划分方式。
面对一切问题之时,“公”和“私”所占的比例都不会相同。
所以,划分优先级的规则,就是划分“公”和“私”的规则。
而对于玄源来说,他虽然有慈悲之心,也胸怀天下,可总归来说,他并非是圣母,也有自己的私心。
如果自己的行动大概率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不利的话,那玄源肯定不会去做。
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或许在玄源前世会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之下这样做,这也是他在前世耳闻目染之下,从整体环境之中得到的一种思想教育,并且乐于接受它的存在。
可重生洪荒世界,前世重重或许对他还有所影响,可已经无法成为他现在思想的核心,更不用说限制他本身。
到了现在,能够限制玄源的,只有他自己,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道德观在限制他。
既然重生一世,玄源踏上了修行之路,他的终极目标始终是追求大道。
在这一点上,他是利己的,是自私的。
他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不伤害无辜,尽可能的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