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有些名气的商行,大约有四百余家,这些人集思广益,动用人脉,找到了一位地位极高的重量级人物——岑参。
岑参跟随皇帝周钧多年,乃是朝中的老臣,官职曾经做到了户部侍郎。
高适当年战死在长安,岑参失去了这位挚友,再加上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于是向皇帝请求致仕。
周钧同意了岑参的请求,又封后者为银青光禄大夫。
岑参至此便闲赋在家,不问朝政。
这一次,商行联盟也不知走了多少关系,找到了隐居的岑参,向其说明了海贸文牒之事,又请他入朝向皇帝求情。
岑参在安西时,就曾经负责过当地的商业规划,与第五琦并称为大唐的经商志才。
如今,听完商行联盟的介绍,岑参意识到此事的危害,同意随商行面圣。
下一次的王廷议会,恰逢八月中勾。
外地的不少商业、宗教、工坊、匠作的民间代表,随各地官府的长行车队入京,这也使得八月的王廷议会,成了一年之中,人数最多的一次王廷议会。
按照惯例,皇帝周钧会在王廷议会上露面,宣布会议开始。
周钧登上殿台,还没开口,却听见禁卫来报,说是看台下的场院中,乌泱泱跪着一大群来自各地商行的人,在这些人的最前面,还跪着一位身穿朝服的老者。
不多时,范吉年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在周钧耳边小声道:“陛下,那老者是岑大夫,他来说是有奏疏要呈给圣上。”
周钧一愣:“岑参?他怎么来了这里?快点让他进来。”
已经五十五岁高龄的岑参,颤巍巍的走进殿中,在周钧身前跪伏道:“大唐天威,陛下洪福。臣听闻有人在东边发现了一片黄金大陆,朝廷正在组建船队,打算与其互市。”
周钧与一旁的孔攸对视了一眼,接着点头道:“爱卿所言非虚。”
岑参:“朝廷初定三十三家商行,作为首批互市的名单。臣却听闻,其中只有三家商行来自民间,其余都是新设的商家,臣猜测后者或许都是官营……臣曾在安西职事,负责商路的重建和互市的经营。多年下来,以为国富之道,需得在官营和私营中寻得平衡,两头并重,方能长久。”
周钧看着岑参递上来的奏疏,其中写了此次海贸名单中的疑点,又请求圣上照顾民商,平衡名额,最后是长安城中四百余家商行的签字和手印。
周钧收起奏疏,看向岑参问道:“你认为这次海贸名单,是朕的主意?”
岑参一怔:“难道不是……?”
周钧摇头道:“八月中勾,朕一直在忙着与枢密院、剑南都护府见面,商议接下来与吐蕃的战事。至于海贸名单,朕全部委任给了户部、市部、长安府和御史台等等,由他们联合商议,制定规程。”
岑参听到这里,有些惊讶:“那这份名单,陛下并不知情?”
周钧:“那份名单,朕或许是曾经过目,但一来政事繁忙,二来不熟商行,对于爱卿奏疏中提及的问题,自然也是没有想到。”
岑参松了一口气:“老臣原本以为,这份名单是陛下授意的,如今看来,却是我想岔了。”
周钧将奏疏放在一旁,对岑参说道:“假如真的如你所说,第一批参加海贸的商行,都是新设的商家,那么这其中必定会有问题……王翃!”
锦衣卫督公王翃闻言出列。
周钧:“海贸名单这件事,你带着北镇亲自去查,先查查这三十三家商行的背景和来历。”
王翃:“喏!”
周钧又对岑参说道:“你的奏疏,朕已经看了,最近应当就会有消息……至于长安商行那里,让他们暂时缓缓。”
岑参跪叩后说道:“老臣省的。”
岑参离开之后,一直沉默的孔攸开口说道:“陛下,鱼儿咬钩了。”
周钧轻轻点头说道:“是啊,该提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