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一路考到贡元了,政治敏感度这个东西,在场的考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本朝重策论,如果对政治一无所知,他们不可能在科举试中走到殿试。
去年年中,世家提出重修《世家谱》,同时还提出要建立书苑。这分明就是要拉拢清流一派和天下的读书人。结果朝廷忽然提出要推广科举旧卷。对于有心仕途的读书人来说,世家的书库再怎么丰富,和科举旧卷还是没法比啊。
《世家谱》这个事情从此没了下文。
随后不久,世家与宗室忽然开始对立,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场对立让世家和宗室两败俱伤,而世家显然伤得更重。因为宗室虽然被整顿了,可是当今圣上和他的嫡系并没有任何损伤,圣上反而多了一个公正的名声!反观世家那一边,赵家出现丑闻,整个赵家被迫放弃京中势力,退守老家。要知道赵家与柳、王、钱、李并称为五大世家,他们也是一心想要恢复世家荣耀的五家啊!
赵家一去,世家人心不稳。
而到了去年年末,伪造户籍、买卖流民案一出,案情令人发指,清流这边立刻出现颓势。旧臣一派便抖擞了起来。旧臣连着世家。世家自然没放过这个机会。官场中的位置就那么多,不是东风压过了西风,就是西风盖过了东风。
此一局,旧臣和世家隐隐占了上风。
那些暗中的谋划略过不提,只这三件事,它们可谓是人尽皆知的。尤其是买卖流民案牵扯出来的朝堂风波,这场风波从开始到落幕,正好是考生齐聚京城准备参加会试的时候,但凡有点观察力,考生都能感知到那种微妙的气氛。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于殿试中问众人何为礼,考生是不是应该多想一想?
但就算想清楚了皇上剑指世家,真像沈昱那样去答题的人,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因为世家不是一个人,也不仅仅是几个家族,而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已经为世俗所接受的“礼”的代表。炮轰一个人容易,炮轰几个家族也不算什么很难的事,但炮轰世俗眼中的礼的代表,那就需要有一颗极为强大的心脏。
尤其处在沈昱的位置上,他已经连中五元,都知道只要他写出一篇正常的华丽之文,状元肯定是他的。他还是沈丞相的孙子,是清流一派未来的中流砥柱。只要他持身以正、谨言慎行,前程绝对不会差。反而当他写了那篇让皇上叫好的《论礼》之后,因为观点太过新颖,很多对圣贤之书极其尊敬(或者说是盲目尊敬)的读书人,他们会厌了沈昱的胆大妄为,恶了沈昱的叛经离道。
在沈昱落笔之时,他就明白所有的结果。
但他依然写了!
这就是沈昱强过其他考生的地方。皇上金口玉言定下状元,不仅仅是因为沈昱的文章写到了他的心坎里,更因为皇上彻底看明白了沈昱这个人!一个敢与世俗对抗但又不盲目对抗的人,是可交付重任的!是能扛得起天下重责的!
这样的人若不被点为状元,那又有何人能担得起状元之名!
沈丞相真的把沈昱教得很好啊!
见众位考官朝自己看过来,皇上知道自己随性了。当场点状元,这事传到后世许是一桩美谈,但在当下却会引来御史的参帖!哪有这样的规矩,小四百位考生呢,那就是小四百份卷子,你只看了一份就敢说手里这份是最好的了?科举的公平性何在!哪怕你是皇上、是天下之尊,也不能去破坏科举公平啊!
皇上却觉得偶尔就得这么随性一场!
这种感觉真是……痛快!
他大笑着把卷子递给近侍,叫他送去给众位考官观览。
皇上笑着说:“众位爱卿只要看过此卷,便知道朕所言非虚,此卷真可谓是一字千金,配得起一个状元之位。”顿了顿,他又说:“回头叫人抄录一份,送去礼部存档。这一份原卷,叫人仔细地裱装好了,朕要收藏于私库之中。”
殿试的卷子一般来说是不用抄录的,也不限制考生们必须用馆阁体。
从以往多届科考中能看出,擅书法者在殿试中是有优势的。两篇文章差不多,谁先谁后都说得过去,若是主考官或皇上更喜欢其中一篇的字迹,就会把这一篇提到前面来。沈昱自幼练笔,书法上承袭二张且已有小成,恰好就是皇上喜欢的。文为他所喜,书也为他所喜,皇上自然要把卷子扒拉去他私库了。
在场的其他考生只觉得心情激荡。那可是皇上啊,坐拥天下的皇上!
皇上什么没见过?却要拿着沈昱写的卷子去收藏……这种事情是考生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做梦都不敢这么做,一时间连羡慕嫉妒的情绪都生不出来了。
差距太大,嫉妒不起来啊!
与此同时,颜楚音正在状元楼中和六皇子吃饭。
颜楚音特意要了个包间,多给了店家不少银子,前后左右的其他房间都叫它空着,又让各自带来的侍从都去了门外,这就不怕被人听去他们的对话了。
颜楚音直接说:“前两日去寿康宫请安的路上,我瞧见一只大虫子,长得极其威风,再没有比它更威风的,我见猎心喜,想要把它捉住圈养起来。就在我扑草丛里抓它的时候,我瞧见你从寿仁宫那边过来,还带着一个小太监。”